咨询/策划公司最大的悲哀:在低层次上早早形成了自己的认知逻辑闭环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18 00:01
业财融合服务中心 - 运营部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

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在低层次上早早形成了自己的认知逻辑闭环。

企业最大的悲哀,就是在低层次上早早形成了自己的认知逻辑闭环。

咨询公司最大的悲哀,更是在低层次上早早形成了自己的认知逻辑闭环。

1

什么是认知逻辑,就是你看待世界及解释世界的方式。

要理解认知逻辑,就必须理解一个人的思维结构,一个人的思维分认知、框架、理论、方法、工具五大层次,越往认知层,越抽象,适用面也就越广,越往工具层,越具象,适用面也就越狭窄。

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方法、理论、或者框架在看待这个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都不是真实的世界,都是隐藏在一个个方法、理论框架背后的世界,越抽象越你看得越深刻,你看得也越全面,越具象你看得越表层,你看的只是一个部分,著名的查理芒格说:“要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你必须拥有多个模型”,芒格说的话是你要以更为抽象,更接近规律的方式来看待世界,你才能看到世界的真相。

很多人在初级抽象层就形成了理论闭环,用初级抽象层的方法来解释这个世界,就是过早地形成了认知框架闭环。

刘润在文章中这样描述过早地实现认知逻辑闭环, “有很多人看待事物,形成了“逻辑闭环”,但是“分辨率”很低。比如,遇到冲突,遇到问题,遇到挑战,他喜欢说“阴阳相生相克”,自古如此。一句阴阳,已经50%+50%,覆盖了全部情况。你会发现,你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阴阳”来解释。慢慢地,这个人在“阴阳观”上,形成了自己的逻辑闭环。而且他发现这个逻辑,可以解释全世界一切的事情。他会以为,自己已经洞察了全世界。但是,阴阳,对错,左右,好坏,这样粗“分辨率”的逻辑闭环,只能让自己觉得自己无懈可击,却没有太大的实际用处。”

又比如说,有一个认知逻辑是“广告语要用口语,要用谚语”,这个认知逻辑是在具体的应用方法层,这个应用方法层的适用边界是很狭窄的,一旦用狭窄的应用边界的方法泛化成为看待世界的方法,泛化成为服务所有客户的方法,成为可以套用的模板,就会变得很滑稽可笑,真理就会被谬误所替代。

我们来看看令人拍案叫绝的广告语有哪些:

  1.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De Beers (漂亮而经典的书面价值描述语)

  2. Think Different ——苹果(书面价值观语)

  3. 上天猫,就购了 ——天猫(书面双关语)

  4. 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 ——哈根达斯 (漂亮而经典的书面价值描述语)

  5. 四面八方不跑烟 ——方太油烟机 (书面价值描述语)

  6. Just Do It ——NIKE (书面品牌态度语)

  7.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 ——农夫山泉 (价值陈述语)

  8.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阿里巴巴 (书面品牌态度语)

  9. 爱干净、住汉庭 —— 汉庭 (品牌歇后语)

  10. 你洗过这么多年头发,洗过头皮吗?—— 滋源 (品牌冲突语)

  11. 金龙鱼 1:1:1 —— 金龙鱼 (品牌价值提示语)

  12. 美的空调、一晚一度电 —— 金龙鱼 (品牌价值提示语)

  13. 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 — 唯品汇 (品牌定位陈述语)

  14. 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 — 碧桂园 (品牌价值陈述语)

  15. 漂亮得不像实力派 — 锤子手机 (品牌态度语)

  16. 酸菜比鱼好吃 — 太二酸菜鱼 (品牌冲突语)

  17. 找工作、和老板谈 — BOSS直聘 (行动指令语)

  18. 没人能拥有百达翡丽,只不过为下一代保管而已 — 百达翡丽(漂亮而经典的书面价值描述语)

  19. 饭后嚼两粒 — 益达 (行动指令语)

  20. 把1000首歌放进口袋 — IPOD (价值陈述语)

从以上20个经典的广告语,大家看了就会发现,歇后语/谚语的表达方式仅仅是广告话语创意的众多方法中一种方式,仅仅是很小的一种方法,不同品牌要完全根据所在的市场及自身资源禀赋度身定制,而不是机械地套用一个模板。

就广告语而言,“广告语要用口语,要用谚语”就是在低层次上实现了逻辑闭环。

正确的更为抽象、更深层次的逻辑闭环是“广告语是品牌战略的语言化,这个语言化需要经过创意的飞跃,找到最适合的表达方式”

2

真正方法论一定不是具体应用方法的集合,而应该是思维框架的集合。

应用工具都是高度有边界的,都是要不断迭代、不断发展、不断优化的。

思维框架才是高度抽象的,都是有广泛适用性,是可以长期不断的、历久弥新的。

这也是为什么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都会将业务构建在更为抽象的底层之上,是一个个的理论框架集合,如麦肯锡的思维模型,如MECE、金子塔原理等,学科中最重要的是各种模型,如经济学上的价格模型、供需模型等,各学科中的定律、公式也是一种模型,比如爱因斯坦的E=MC²,解释了能量和物质之间的关系,模型即框架,才是方法论背后的方法论。

理论框架 + 应用工具 = 开放性知识架构 = 大方法体系

开放知识架构有什么好处?

好处显而易见,就是你不需要用一个方法去解释这个世界。

而封闭式知识架构苦苦挣扎的是用一个方法解释这个世界,解释所有的事情,这个从基本逻辑上就已经失败了,因为你根本做不到。

开放的知识架构让我们拥有一盘自我成长的知识。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这就是认知的维度差距。永远不要自认为已经洞察了全世界,因为,那只是你自认为的“全世界”!

终其一生,我们拼的不是父母,不是名校,我们比拼的是我们对世界的终极认知——眼界、格局,视野,这些说的都是认知,背后需要我们在高层次建立我们的逻辑闭环。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