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种一季收两季,掌握技术轻松高产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17 23:08
中关村国际人才会客厅 - 运营部

再生稻是一种高效的稻作制度,通过利用第一季稻收获后的稻茬,促进其再次生长、抽穗、结实,从而实现一年内种植两季或更多季稻谷的目的。再生稻具有节省种子、减少耕地准备工作量、缩短生长周期、提高土地和光热水资源利用效率等优点,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再生稻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再生能力好的水稻品种。一般而言,再生稻对品种的再生能力有较高要求。

栽培管理:

育秧:第一季稻的育秧与常规稻相同,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育秧,保证秧苗的质量。

移栽:将育好的秧苗移栽到田中,注意合理密植,保证稻株之间的空间适宜,利于通风透光。

水肥管理:合理灌溉和施肥,保证稻株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特别在第一季稻收割后,要加强水肥管理,促进稻茬的再生。

病虫害防治: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减少产量损失。

收割技术:

留茬高度:第一季稻的收割高度不宜过低,一般保留稻茬高度在30-40厘米左右,以利于稻茬的再生。

收割时间:选择在稻谷成熟度达到90%-95%时进行收割,此时稻谷的再生能力最强。

再生稻管理:

促芽管理:第一季稻收割后,及时施用促芽肥,促进稻茬的芽生长。

田间管理:及时进行除草、培土、施肥和灌溉,保证再生稻的正常生长。

病虫害防治:再生稻生长期间同样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收获:再生稻的收割时间一般比第一季稻晚,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稻谷成熟度来确定。

再生稻种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稻田的产量,而且对于促进农业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再生稻的种植将更加高效和环保,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