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无锡日报
惠民食堂变身“幸福驿站”
拓展服务添黏性,为市场化经营打开空间
本报讯 “下班路上,顺便来小食堂打包一份晚饭,都是小碗菜,实惠又方便!”家住锡山区东港镇金港嘉苑的朱女士说。“吃完中饭还能休息会儿补充能量,下午接着跑单。”炎炎夏日,美团骑手小孙把这里当“第二个家”。“不仅是食堂,这里环境好、设施全,还是我们扯老空、下象棋的‘据点’。”附近新湖南苑的邢大爷说。
让周边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的正是去年10月开始运营的东港・金邻里助餐中心,该社区助餐点由无锡地铁集团与锡山区东港镇联手打造,总面积超1000平方米,可容纳200人堂食,入夏以来,日均服务近千人次。近日,这家助餐点升级助老配送、上班族订餐、企业团餐服务,并创新推出城市户外工作者补给站和“社区休闲客厅”等多重服务,从社区食堂秒变城市“幸福驿站”,赢得周边居民点赞。
排单、备菜、打包、送餐,昨天上午10点半,餐厅后厨已忙碌起来,300余份爱心餐食从中央厨房发出,将在30分钟内热乎送达。与此同时,约300份送往附近企业的“便民餐”也启程了,9元、12元就能吃上热乎乎的午饭,老人和上班族们纷纷叫好。
“连日高温,助老送餐需求量激增,一早就开始忙周边老人和白领们的中饭。”餐厅经理华继业说,针对周边农村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红马甲配送队”不仅免费送餐,还常常顺手帮老人代扔垃圾,可以说,每次上门都是一次贴心服务。中午11点左右,自助取餐台前排起了长队,当天的“每日特价菜”是3元一份的肉末蒸蛋,76岁的王老伯刷8元就能吃上三菜一汤。
室外38℃,走进餐厅,空调送来阵阵凉风,令人瞬间舒爽,除了饭点供应餐食,餐厅全天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饮用水、休息空间、应急用品等,周边居民也能随时来这里下棋、打牌、小聚、“蹭空调”。上午10点多,附近建筑工人、外卖小哥、环卫工人已陆续进餐厅休憩、吃饭,“天热,5点多就上工了,就盼着中午来小餐厅吃顿好的,凉快一下,还能补水休息。”建筑工人老徐说。记者注意到,昨天下午,户外工作者来来往往进出餐厅,喝口水、刷刷手机,免费的纳凉空间很受欢迎。
近期,专为上班族“晚饭吃啥”推出的“小碗菜”人气火爆,暑期专供的“家庭套餐”,市场价超200元,餐厅原价138元,特惠餐只要88元,包含干蒸鸡、糖醋排骨等硬菜,也很受好评。
惠老助餐和“造血”盈利“双向奔赴”。“拓展惠民业务,不仅为群众带来获得感,增加社区助餐点与周边百姓的黏性,更为下一步开展精细化服务和市场化经营打开空间。”无锡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在探索如何提供满足更多群体的便民服务,以实现“自我造血”,随着客群扩大、知名度提升,更多市场化服务和合理收费可望逐步被认可,惠老助餐也将在市场竞争中找到生存之道。(孙倩茹 文/李一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