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瞄准存款“转场”需求银行理财扎堆上新
7月以来多个低风险中短期理财产品进入市场 还有浮动费率理财产品面世提升投资者体验
![]() |
7月15日,新一期储蓄国债发行进入第5天,罕见的是多家银行App页面仍显示“有可售额度”。面对3年期1.63%、5年期1.7%的国债利率,以及普遍跌破2%的存款利率,市民的投资选择困境凸显。
当传统保本产品褪去光环,一场围绕稳健资金的新角逐正在银行理财货架上激烈上演。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已达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22%。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长期来看,资产荒背景下“固收+”理财产品仍为大势所趋,成为理财规模增长的重要发力点。7月理财规模有望增长1.5万亿元以上,预计全年理财规模有望达到33万亿元以上。
中低风险理财新品密集上架
“三季度首只华夏理财‘秋丰计划’产品今日起售。”7月15日,多位华夏银行工作人员在朋友圈重点推介这款产品。
事实上,7月以来,面对投资者对收益与灵活性的双重渴求,银行理财子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陈出新,以“低风险”“稳健”为标签的新产品鱼贯而出,而银行工作人员对新产品的推荐力度显著加大。
上述工作人员推荐的华夏理财“固收纯债最短持有120天 E款”理财产品,以120天后可灵活赎回的流动性优势切入市场,其2.45%-2.85%的业绩比较基准,显著高于同期定存利率,配合1元起购的超低门槛,为稳健资金提供了灵活的试水通道。
与此同时,封闭式中短期产品正成为银行布局重点。浦发银行代销的浦银理财“悦丰利增盈189号(青岛分行专属)”和“悦丰利增盈190号(青岛分行邀新专属)”7月10日起开放认购,两款产品均设14个月封闭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瞄准2.7%至3.0%和2.8%至3.1%区间。同样主打14个月封闭策略的还有招银理财“招睿稳泰(金小葵)十四月封闭77号”,这款R2中低风险产品设定了1.9%至2.9%的基准区间,进一步丰富了中短期理财选择。
投资周期为343天的光大理财“阳光金丰利656期”理财产品,则采取分层定价策略:1元起购基准2.2%至2.7%;30万元起购升至2.3%至2.8%;100万元起购则达2.35%至2.85%,以差异化服务吸引不同量级的资金。
针对资金规划周期较长的投资者,中邮理财推出“优盛·鸿锦封闭式2025年第58期”区域专属产品,以820天封闭期搭配1.95%至2.25%的基准区间,为能接受长期资金锁定的客户提供配置方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持有期产品正以实际业绩证明自身价值。南银理财“悦稳(最低持有期21天)2号”凭借成立以来预期年化收益3.02%、近一月参考年化3.95%的亮眼表现,为中低风险持有期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业绩背书。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迎升级
银行理财公司敏锐抓住存款集中到期的窗口期,将现金管理类产品作为承接外溢储蓄资金的利器,并加速迭代升级。
7月7日,广发银行公告宣布:“为提升智能金整体收益水平,拟于7月14日起对智能金服务进行升级。”作为该行旗下现金管理类理财拳头产品,智能金此次升级聚焦底层资产优化,下架3只货币基金,同时新增国寿安保增金宝、鑫钱包及聚宝盆3只货币基金。
广发银行表示,下架产品不再支持新增购买,已持有的份额可继续获取产品收益并支持快速赎回、普通赎回、自动赎回。升级后单日快赎额度和快赎款项支付限额保持30万元不变。
近期调整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动作频频。招银理财大幅调整旗下“招赢日日金”系列产品的单户持仓上限:“招赢日日金86号A”上限从100万元飙升至1亿元,“招赢日日金86号PB”则从5000万元调至1亿元,调整幅度分别高达9900万元和5000万元。此举无疑为机构及大额个人资金敞开了大门。
银行理财产品试水浮动费率
在浮动费率基金产品火爆发行之际,理财公司不甘落后,开始试水浮动费率理财产品。
7月8日,招银理财发行了招智睿远平衡(安盈优选)68期。据介绍,该款产品创新分档费率模式,与产品业绩挂钩,与客户利益绑定。
具体来看,产品采用“固定管理费0.25%+收益分档浮动费率”结构:当产品年化收益率小于等于1.5%时,不收取或有管理费;当年化收益率在1.5%至4%之间时,收取不超过0.15%/年的或有管理费,总管理费率不超过0.4%/年;当年化收益大于4%时,收取不超过0.25%/年的或有管理费,总管理费率不超过0.5%/年。
该产品封闭三年,风险等级R3。在投资策略上,以60%以上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配置20%至40%的权益多元资产,精选高股息策略;适度加入与股、债低相关的中性、黄金等多元策略。而市场对于这种“创新”表现出较高的接受度,该产品发行首日即20亿元募满。招银理财表示,预计后续还将扩容5亿元额度。
事实上,理财公司在灵活费率产品上已有诸多探索。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净值低于1不收管理费”的理财产品问世,招银理财招卓价值精选权益类理财、兴银理财富利兴合富达红利混合类理财等成为最早的一批收费与否和净值表现挂钩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固定收益理财的管理费率基本在0.20%至0.30%之间。根据普益标准的统计,当前存续的约1200只混合类理财产品中,约650只产品采用了中低水平固定管理费(0.5%以下)+超额收益的管理费收取方式。
业内认为,浮动管理费率的目的是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的一致性,实施浮动管理费率让管理人更关注产品业绩,对促进投资管理能力提升有一定作用,对改善投资者投资体验有一定帮助。 徐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