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累成陀螺学校却只看成绩,换个法子教,学生咋样了?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17 15:07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学校里,老师累得像陀螺一样转,却总被当成“教学机器”使唤,这事儿你听过吗?不少学校只盯着学生成绩,恨不得把老师榨干,只为交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可这法子,真的能让学校走得远吗?老师累垮了,学生学得不开心,学校又能好到哪儿去?最近,教育圈里都在聊“用才”和“育才”的区别,说白了,就是学校到底该咋对待老师,才能让教育这棵大树长得更茂盛。

学校把老师当“工具人”,这在不少地方都见得着。老师每天备课、上课、改作业,忙得脚不沾地,还要应付各种检查和报表。有的学校领导只看成绩单,老师教得好不好,全凭学生考几分。数据好看,学校脸上有光;数据不好,老师就得背锅。2023年教育部数据说,全国中小学老师有1700多万,可有超过一半的老师觉得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这种“用才”的方式,表面上效率高,实际上却像在烧干柴,烧完就啥也没了。

老师累,学生也跟着遭殃。老师被逼着赶进度,课堂上哪还有心思搞点新鲜玩意儿?好多学生学得死板,脑子里塞满公式和答案,却少了点对学习的热爱。有一位小学老师在网上吐槽,自己想带学生做个科学小实验,可学校说“没时间,赶紧复习考试”。结果,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没点燃,就被一堆试卷浇灭了。长此以往,学生学得不快乐,老师教得没劲头,学校还能指望啥未来?

“用才”这路子,短期看成绩单挺好看,可长远来看,学校就是在给自己挖坑。老师没时间学习新东西,教学方法老一套,慢慢地就跟不上时代了。现在知识更新多快啊?课本里的内容,网上早就翻新好几轮了。老师要是没机会充电,咋教学生应对新世界?更别说,有些老师教着教着就倦怠了,干活没激情,课堂上也带不动学生。教育专家佐藤学说过,学校改得好不好,关键看老师。老师不行,学校哪来的底气往前走?

要让学校真正强起来,得换个思路——别光“用才”,得“育才”。啥叫“育才”?就是把老师当人看,帮他们成长,而不是只当他们是干活的机器。北京有所学校叫十一中,专门给老师开了个“教师发展学院”。新老师刚来,有人带;老教师想深造,有平台。学校还经常组织老师们一起研究教学,分享点子,老师们干劲儿足,课堂也变得有意思多了。2024年,这所学校的老师有20%拿了省级教学奖,学生成绩不降反升。这不就说明,帮老师成长,学校也能跟着沾光?

“育才”还得有点真金白银的投入。学校得舍得花钱,给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比如,请专家来讲课,开研讨会,或者送老师去外地培训。有的学校还建了“教师书吧”,让老师有地方安静地看书、备课。浙江一所中学,2023年给每位老师发了5000元的学习基金,鼓励他们报读教育课程。结果,老师们教得更带劲,学生成绩也比前一年提高了10%。这不就是双赢吗?

这事儿还没完。老师、学校、学生,三者就像一家人,拧成一股绳才能走得远。学校要是只想着“用才”,迟早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可要是学会“育才”,让老师们活得有奔头,学校就能变成一片生机勃勃的大森林。你觉得呢?学校该咋做,才能让老师和学生都笑得开心?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