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广健、王辅民双个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17 03:02
资质办理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开幕式现场

7月15日,由中国国家画院、山东美术馆主办,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工写之间——贾广健艺术展 ”和“民间表现主义——王辅民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散襄军、陈延明、潘鲁生、刘万鸣、蒋晓光、徐青峰、万镜明、孙杰、董占军、孙蕾、王书平、石齐共同为展览启幕

开幕式上,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寇疆晖,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徐青峰,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贾广健,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名誉所长王辅民先后致辞。随后,贾广健与王辅民向山东美术馆捐献自己创作的作品,杨晓刚代表山东美术馆接受捐赠,并向二位艺术家颁发收藏证书。开幕式由山东美术馆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崔文涛主持。


贾广健与王辅民向山东美术馆捐献自己创作的作品,杨晓刚代表山东美术馆接受捐赠,并向二位艺术家颁发收藏证书


杨晓刚致辞

杨晓刚表示:“贾广健以‘工写之间’为魂,融工笔精微与写意神韵于一体。他的花鸟世界,是对中国画千年笔墨传统的当代诠释。王辅民则以‘民间表现主义’开创新境,将陇东社火的民俗基因融入现代水墨,推动非遗‘活性传承’。山东美术馆推出贾广健、王辅民这样具有深厚学养与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个展,一方面旨在美术馆这一‘活态’文化场域中,集中展现中国画在当代语境下的多元探索与丰硕成果,让传统笔墨在与时代、与人民的对话中焕发新生;另一方面,立足山东这片文化沃土,主动链接优秀艺术力量,推动深度学术对话。”


寇疆晖致辞

寇疆晖谈道:“贾广健作为天津美术学院原院长,他不仅以深厚的学养推动着学院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更以身作则,用手中的画笔诠释着对传统的敬畏与对时代的思考。‘工写之间’这一展览主题,恰如其分地勾勒出贾广健先生的艺术追求。‘工’与‘写’的融合,既是技巧的精进,更是心境的沉淀——他用画笔架起了传统与当代的桥梁,让观者在笔墨流转中感受到中国画的永恒魅力。”


徐青峰致辞

徐青峰表示:“贾广健与王辅民,一位以工笔写意之精微见精神,一位以民间表现之宏阔显气象。这种‘和而不同’的艺术对话,正是当下中国美术‘守正创新’的生动注脚。两位艺术家的联袂展出,是一场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学术思辨:贾广健以‘工写之间’回应了‘如何以传统笔墨介入当代语境’;王辅民以‘民间表现主义’回答了‘如何以本土经验重构现代性叙事’。他们的作品共同证明,中国画的创新在于对自身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或如琢如磨,在工写之间见天地;或如焰如炬,在民间沃野燃新火。这种转化,既需要艺术家的个体智慧,更需要文联、美协、学院、画院、美术馆等机构的学术接力。”


刘万鸣致辞

刘万鸣表示:“贾广健以‘工写之间’为主题,深化和探究工笔与写意的关系,凝练和完善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他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他秉持‘大美之艺、厚德之行’的教育文化理念,为高等美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王辅民将西方的表现主义融入中国绘画,以强调笔墨代替强调色彩,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他从中国民间艺术中发掘出现代艺术的元素,这是当代中国画家对传统文人画和民间艺术的综合、吸收和改造。两位先生均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在时代中探索创新。贾广健于‘工写’的辩证中锤炼语言,王辅民则在中西、雅俗间开拓崭新境界。”


贾广健致辞

贾广健介绍了此次展览的筹备、组成以及作品内容,他讲道:“白石老人说:诗者睡之余,画者工之余。展览中的许多小品是‘工之余’的创作,也呈现了我在工作与创作间的绘画状态。展览整体上是‘大道不孤——2024年度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的延续与深化,又增加了一部分最新的作品,其中包括重要作品创作文献、工笔花鸟、没骨花卉、写意花鸟、山水写生、版纳写生等,呈现近期深入生活、师法自然的创作成果。展览以‘工写之间’为题来呈现我的艺术面貌和创作状态。在工笔的精密与写意的挥洒间寻求平衡,既延续传统文脉,又融入对自然生命力的感悟。”


王辅民致辞

王辅民谈及展览与创作感悟时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美术创作,如何体现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如何使作品既与国际美术沟通连接,又能真正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文脉,乃至中国人的美术精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我的创作核心在于汲取中国民间艺术原生态精髓,与西方现代美术交融嫁接,形成‘民间表现主义’风格,强调意象与意境,这源于黄土高原生活对我的滋养。此次展出80余件作品,是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美术创作的理解和实践。”


开幕式由山东美术馆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崔文涛主持

“工写之间”与“民间表现主义”双展汇聚贾广健和王辅民两位艺术家247件优秀作品,不仅是对贾广健、王辅民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山东美术馆与国内重要创作研究机构合作推动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实践。通过作品,可以看出两位艺术家以各自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广大观众不仅能领略两位艺术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思考,更能感受到当代中国画家传承文脉、拥抱时代的不懈追求,感受到中国绘画在新时代的多元魅力与无限可能。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

贾广健作品欣赏


贾广健 《秋籁无声》 163cm×183cm 1992年


贾广健 《寒河晴晚》 190cm×180cm 1994年


贾广健 《溪塘过雪》 218cm×170cm 1999年


贾广健 《榴实呈瑞》 32cm×41cm 2001年


贾广健 《粉淡香轻》 32cm×41cm 2004年


贾广健 《盛世繁华》 45cm×53cm 2007年


贾广健 《大荷塘》 123cm×246cm 2024年


贾广健 《红渠映日》 144cm×144cm 2024年


贾广健 《香远益清》 200cm×200cm 2024年

王辅民作品欣赏


王辅民 《社火系列》 45cm×48cm 2017年


王辅民 《社火系列》 45cm×48cm 2017年


王辅民 《社火系列》 124cm×124cm 2022年


王辅民 《角色·现实·境遇组画一》 136cm×204cm 2024年


王辅民 《角色·现实·境遇组画二》 136cm×204cm 2024年


王辅民 《角色·现实·境遇组画三》 136cm×204cm 2024年


王辅民 《角色·现实·境遇组画四》 136cm×204cm 2024年


图片来源:山东美术馆

编辑 | 杨晓萌

制作 | 殷 铄、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殷 铄

复审 | 冯知军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