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职场】35岁金融人的职业瓶颈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16 13:01
企业信息化服务-企业CBD - 市场部

编辑 | 雪凤

作者 | 游善朱哥

前段时间,某金融PM同学和我私聊一个很焦虑的话题:“职场35岁的金融产品经理”。

35岁,金融PM在职场还有竞争力吗?

35岁,金融PM什么最重要?

35岁,金融PM都去哪里了?

35岁,金融PM如何过好职场"下半场"?

面对这个话题,不是让无脑卖焦虑,而是让你从整个职场看清自己。

35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被焦虑左右,而看不清自己的方向、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35岁被认为是一个尴尬的阶段,一方面是我们已成家,有家庭负担,另一方面我们深耕多年的行业,工作跟不上节奏。

35岁被认为是两道难跨越的坎:一道是跨界发挥我们工作能力的坎,另一道是跳槽检验我们工作经验的坎。

35岁首先给金融PM一锤的是职场危机。

职场的法则就是从来不跟你讲道理,更不会跟你讲情怀。

老板辞退你,从 来都不是因为钱。

公司裁掉你,不是公司不需要人,只是不再需要你。

作为90后的金融PM,我们已经迈进三十而立的阶段。

都说人过三十,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所以在35岁到来之前,金融PM应该想 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

金融PM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沟通、理解、掌握并运用的过程。

在产品进阶过程中,从初级、中级、到高级乃至资深产品经理,需要一个从低到高的渗透维度,并不断认知、积累和成长。都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产品人的成长之道。

我们从刚入门做产品,渴望“用设计改变世界”。但在产品进阶之路,我们经历了许多苦难和考验,发现工作忙碌却又迷茫,又得担心会不会有一天被替代。

我们要思考是 否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是否掌握不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是否还有持续输出的剩余价值。

即金融PM或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或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或让自己有可被利用价值。

金融PM是一个业务复杂和逻辑繁多的岗位。

我们在从低到高的渗透过程中,为了完成功能模块负责的工作,需要学习各种产品相关技能。但现实某种工作情况和环境因素,导致产品经理技能参差不齐,各有所长。

以在金融企业做产品为例,你只能负责其中一个产品端或功能模块,但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学习知识技能,但无法大胆创新。以在中小企业做产品为例,你可以负责多个独立项目,可以有效的、多面的学习知识技能,却无法快速提升。

作为金融PM,我们要学会搭建属于自己的产品知识体系。

产品知识体系就像一颗洋葱,我们一瓣瓣拨开之后,就会清楚不同层级的相互关系和工作内容。

在职业规划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突破自我瓶颈。在产品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标榜一些产品大佬。

但最终 选择金融行业成为工作岗位时,要清楚自己在当前阶段应该做啥,下一阶段应该会啥。

对于金融PM入门,学习一些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的 产品技能 ;对于金融PM进阶,需要打造个人的 知识体系 ,对于金融PM高阶而言,需要构建职场的 核心竞争力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