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大龄失业者决定考公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15 18:31
软件著作权服务中心-企业CBD - 服务中心

家人们,中午好。

 

这两年网上总说,毕业生就业难,一门心思都去考公和考研。

 

其实不光毕业生想上岸,失业的大龄牛马,也在琢磨上岸。

 

失业牛马考公有多普遍呢?

 

一线城市的自助自习室里,一半以上是年过三十的人付费自习,熬夜苦读。

 

上岸不仅是毕业生的选择,还成了失业者的退路。

 

我们找来了三位失业朋友,和他们聊了聊大龄失业后考公,还是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01

@霓娜

考公只是我的过渡期

 

我不是一开始打定主意去考公的,而是没法心安理得的gap,才决定用考公来帮助自己缓解焦虑。

 

加上被裁员确实给了我不小的打击。

 

我本身之前是在外企,自以为在部门做得相当不错,裁谁都不会裁我。

 

我名字上了裁员名单的同一天,部门的实习生拿到了交换到海外部门的机会。

 

天塌了,那一刻我的“好学生”自尊被击碎了,尽管拿到了2n+2的赔偿,我仍然在心理上无法放过自己。

 

对我来说,这意味着一种“失败”,仅仅对我而言的失败。

 

因为我习惯了当好学生,有点接受不了整个部门只裁我一个这种巨大落差感。

 

待业第二周,我就开始折腾了,琢磨下一步该怎么走。

 

起初学了视频剪辑,想着是不是也可以试试拍短视频,搞搞直播,走点自由职业的路径。

 

很遗憾剪辑水平是提高了,但个人网感和运营思路太差了,自媒体这条路我是走不通了。

 

后来得知离职的前同事考公上岸了,她是我特别欣赏和佩服的人,而且她还是怀孕期间备考的。

 

说实话,体制内的薪资待遇肯定不如我之前;

 

但我感觉自己再做这一行也就到这了,没有升职和涨薪空间了。

 

我觉得自己可以接受低薪工作,但前提是得稳定,权衡之后才决定考公。

 

现在研究生都抢着考公,考公难度越来越大,加上我30岁了,距离考公限制年龄没几年了。

 

决定做得比较突然,接下来就是搜集资料、花钱报班和按部就班的找回学习状态。

 

嘴上说“闲着也是闲着”、“真不一定能考上”,但其实我知道自己认真起来比谁都卷。

 

我在家附近找了个付费自习室,早上7点出门,午饭在附近随便吃吃,学到晚上9点才回家。

 

“你怎么离职后比上班还忙”,这是朋友们对我说的话。

 

同样待业的朋友们,不是旅行度假就是抓紧时间结婚生子,我却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在备考。

 

万一没考上,我怕丢人。

 

02

@嘻哈黄

人闲着,就容易手忙脚乱

 

我不是热爱编制,而是确实不知道自己现阶段能干点啥。

 

这已经是我被裁的第三次了。

 

22年第一次被裁员,23年第二次被裁,然后就是去年。

 

三家公司,无一例外都是从0到1的小团队,项目到后期运转不起来,我甚至由于入职时间太短,都没拿到什么补偿。

 

找工作对我来说已经是麻了,上一轮看招聘信息时投过的岗位,这一轮还在招人呢,投简历后hr又给我打电话,聊着聊着发现是老熟人了。

 

我真觉得就业市场太魔幻了,加上三年三裁的经历彻底把我给打懵了。

 

和远在上海失业的朋友聊完,我们一致得出结论:这年头已经没有好工作了,好工作已经不流通了。

 

这位上海的朋友白天在家投简历、到处面试,晚上去酒吧兼职打酒;

 

周末去便利蜂打工,六边形战士的活法。

 

而我人在北京,不想上班但不得不投简历,又担心真面试过了,没到一年好家伙又给我裁了。

 

反正人早晚都是要上班的,不上班就交不起房租;

 

要是不小心又找到了坏班,还会把我给裁掉,那我直接考公多好啊,万一考上了呢。

 

不知道该做什么,那就索性什么都做,先让自己忙起来,我就是这么洗脑自己的。

 

想起之前我爸给我打电话,他还说“实在不行你就考个公务员去呗”。

 

那会我还特别抗拒,我觉得你懂啥啊,这是你想考了就能考上的吗?

 

现在我变了,我变得灵活了。失业备考好处太多了。

 

往好了想,报个小众岗位,万一考上了美事一桩;

 

没考上还可以持续备考,找家里要生活费的时候,我爸既不会啰嗦我失业,还会给我打钱。

 

像我这种心态的人不是少数,反正都失业了,没什么输不起的。

 

03

@小刘

把考公当退路,问题想简单了

 

女,23年产假结束后被裁员,领到赔偿也懒得去仲裁了。

 

作为大龄已婚已育失业人,心焦到没法在家待太久,这里是要感谢父母帮忙带娃的。

 

我认真盘算了一下,自以为考公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后一搏的机会了。

 

再加上已婚家庭的职业配置,有娃后如果双双在职,对我们、娃、父母都算一种精神摧残,还会激发矛盾和争吵。

 

于是我一拍脑门决定考公,考上的话他加班我准点下班,他失业我有稳定收入托底,简直完美。

 

幻想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这话一点不假。

 

备考两年,我认清了这种小概率成功时间,很难发生在我身上。

 

考公很难,远远高于预想的,早知道这么难,我开始都不会那么天真。

 

花了培训费用不说,还透支了大量精力和体力。

 

我以为考公是退路,考上万事大吉;

 

实际上奔着躺平去考公的目的,就已经在心态上落后了。

 

抛开家庭负担和身体能力不说,周围考公人都是连续多次备考,人家还只摸到上岸的一点点边。

 

而我头发掉了大把,成绩惨不忍睹,心理防线也几乎被击垮;

 

父母支持我帮忙带娃,但争吵和怨言一点不少,我眼看着老人身体扛不住,也于心不忍。

 

继续备考不敢想全家要承担多大的压力。

 

所以我现在挺纠结的,继续考没信心了,放弃考还不甘心。

 

想到又要重回职场,年纪和空窗期又有点尴尬,更不甘心在家做全职妈妈。

 

“因为不知道还能做点什么,于是选择去考公上岸”。

 

这几年我们也听到过太多焦虑话题,从00后规划编制,到如今失业者疯狂考公;

 

看似主动的选择背后,还是回归到了最朴素的生存焦虑问题。

 

当一名大龄失业者去考公,本质是在对冲一种避无可避的时代性风险。

 

生存焦虑跨过年龄,正在重塑每个人内心的“岸”。

 

当大龄失业与考公上岸联系在一起,也不免让人有些窒息。

 

在不断下坠的生活里,考公成了大龄失业者命运最后的保底。

 

随着浪一节一节过去,我们不断变换姿势向前,试图靠近岸边;

 

但留在沙滩上的问题,好像从来都不会消失。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