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打折收费,一边集中退场:物业究竟怎么了?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15 03:01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晨 胡玲玲 实习生 苏桐

近期,物业行业“退场”与“调价”两大现象引发关注。多家知名物业企业集中发布撤场公告,同时多地小区出现物业费下调情况,物业行业这是怎么了?

业内分析认为,这两种现象背后折射出了行业的深层次矛盾,要想破局,平衡好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是关键。(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爆料电话:0531-85193656;邮箱:405617016@qq.com)

知名物业集中撤场

6月25日,中海物业向鄂州双创之星小区发出撤场公告,明确将于2025年8月31日终止服务。公告显示,自2023年3月以来,该小区因入住率低,累计欠缴物业费达59.59万元,项目长期亏损,企业已无力持续垫资运营。

无独有偶,金科服务此前也宣布将于2025年8月31日退出重庆龙兴未来城市小区,理由是运营近6年长期亏损,难以为继。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已有龙湖物业、金科服务、中海物业等超10家物业企业发布主动撤场公告,撤场原因呈现多元化特点:除项目物业费收缴率低、长期亏损外,还包括开发商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与业主就物业费标准协商未果、以及与业主或业委会矛盾激化等。

为何物业集中撤场?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物业退场的核心原因可归结为两类:一是盈利空间丧失,缴费率低、欠款累积导致项目难以为继,尤其在入住率低的小区表现突出;二是管理矛盾激化,物业与业主缺乏有效沟通、服务未达预期,或因权利尊重不足引发冲突,最终迫使企业离场。  

物业费下调成趋势  

与物业退场潮相伴的是物业费下调现象。杭州万固珺府项目便是典型案例:今年业委会与滨江服务协商续聘合同时,要求将物业费从2.8元/平方米降至2.2元/平方米,因企业认为该价格无法维持现有服务品质,谈判破裂后,滨江服务宣布于6月30日正式撤场。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4年以来,物业费降费项目主要集中在重庆、武汉、银川、成都、南昌、徐州等二线及三线城市,尤其在去年发布物业费限价政策的城市更为明显,整体降幅区间为10%-40%,不同城市、项目的跌幅差异显著。

中物智库分析认为,宏观经济波动重塑了居民消费行为,部分业主试图通过压低物业费减轻负担,但当费用跌破成本线时,服务缩水将引发更多拒缴,形成“低价—劣质—欠费—撤场”的死循环。

中国消费者协会《2025年第一季度物业服务满意度调查》印证了这一风险:在降价幅度超30%的小区中,46.3%的业主反馈服务质量下降,具体表现为保洁频次减少、绿化维护标准降低等。

服务与标准是破局关键

张毅提到,当前物业行业正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80%以上企业存在“重收费、轻服务”问题,物业费收支不透明导致业主对“付费与服务等值性”存疑,形成拒缴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时代,新增项目减少,行业竞争转向“服务比拼”,但多数企业服务能力不足,难以适应转型需求。

“物业行业本具备投入小、收益稳的优势,但其健康发展的核心在于服务质量。”张毅指出,成功案例均证明,只有通过优质服务、主动关怀,让业主感受到安全与放心,才能打破“收费难—服务降”的怪圈。

针对行业痛点,张毅提出了三大破局方向:首先是提升服务与管理能力,以管理能力为基础,强化业主互动,保障物业费透明合理,满足业主对“安全、放心”的基本诉求;其次是构建行业标杆体系,由房管等监管部门树立持续的标杆项目,明确“好服务”的标准与体系,让行业有参照、业主有预期,“如同公交、地铁因服务标准化而极少出现逃费现象,物业行业也需通过标准统一减少矛盾”;最后是加强品牌与服务感知,通过“感化服务”与创新传播,让业主切实感受到服务价值,形成良性互动。

“物业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业主、监管部门三方协同。”张毅表示,以服务为核心、以标准为支撑,方能打破困局,实现多方共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