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今年72岁,退休后每天去公园锻炼,生活还算规律。可最近总觉得人发虚,腿脚没劲儿,记性也差了,有时刚放下钥匙转头就忘在哪儿了。
他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不是脑子出问题,而是维生素B12偏低。医生说这和年龄有关,年纪越大,身体吸收这种营养越慢。
李大爷一听就懵了,平时吃饭也不少,怎么就缺了营养?他回家翻了翻自己平时的饮食,才发现确实很少吃富含B12的食物。补上之后,慢慢觉得人有精神了,脑子也清爽了不少。
你是不是也以为这些“小毛病”只是老了正常?有没有可能,其实只是身体在偷偷提醒你,缺了点什么?
一.哪些人群容易缺乏维生素B12,有何表现
维生素B12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营养素。它在红细胞的生成、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和DNA的合成中起到关键作用。
虽然它在身体中需要的量很少,但如果缺乏,会对健康造成明显影响。我们就来看看哪些人容易缺乏维生素B12,以及缺乏时身体会有哪些表现。
老年人是一个容易缺乏维生素B12的群体。随着年龄增长,胃部分泌的胃酸会逐渐减少。胃酸在消化过程中帮助释放食物中的维生素B12,让身体能够吸收。
如果胃酸不够,维生素B12就很难从食物中分离出来。结果,老年人的身体吸收这种维生素的能力会下降,缺乏的风险也就增加了。
素食者和纯素食者也很容易缺乏维生素B12。这是因为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比如肉类、鱼类、蛋类和奶制品。人如果完全不吃这些食物,身体就无法从饮食中自然获取足够的维生素B12。
有胃肠道疾病的人也属于高风险人群。身体需要一种叫做内在因子的蛋白质来帮助吸收B12,而这些疾病可能会干扰内在因子的产生或功能。肠道如果受损,维生素B12就无法顺利进入血液,导致缺乏。
缺乏维生素B12时,身体会出现多种表现。这些表现可以分成几个方面。
1.身体上的变化
疲劳和虚弱是最常见的症状,因为维生素B12参与能量生成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B12,身体就像缺了燃料,容易感到疲惫无力同样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也会出现。
2.神经系统也会受到影响
手脚麻木或刺痛是常见的表现,走路困难也可能发生,因为维生素B12对神经的保护很重要。没有它,神经的保护层会受损,导致感觉异常。
3.血液系统的问题也逐渐明显。
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是因为B12对红细胞的生成至关重要。如果缺乏,红细胞会变得异常大且功能不良,造成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时,身体还可能出现黄疸。
二.一瓶的维生素,改善老年人3大健康问题
维生素B12是身体很需要的一种物质,虽然用量不大,但缺了就容易出事。老年人身体吸收功能变差,平时吃进去的维生素B12可能不够用,长期下来,就会有一连串不舒服的表现。
记忆力减退,说过的话转头就忘,看人脸记不住,有时候可能是营养不到位。维生素B12参与神经传递物质的合成,对大脑运转很关键。
吃东西没胃口,饭吃得少,经常肚子胀,还老是便秘,这些都可能和维生素B12水平有关。B12对胃和肠道的神经调控有影响,也间接参与胃酸分泌。
情绪不稳定,容易烦躁,动不动就想发火,或者一天都提不起精神,其实维生素B12也有可能在里面起作用。大脑需要B12合成一些维持情绪稳定的物质,缺了之后,神经递质合成受影响,心情也容易波动
这些问题看起来像是各管各的,但背后都可能和维生素B12缺乏有关系。维生素B12虽然是水溶性维生素,但身体储存量可以维持一段时间。日常注意补充,可以提前预防这些问题发生。
几块钱的维生素B12,对老年人来说,不只是一个营养补充剂,更可能是调节身体状态的一把钥匙。
只要方法对,补充及时,就能把身体维持在比较舒服、比较稳的状态。省心、省力,还能让晚年过得轻松一点。
三.多吃4类食物,补充天然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平时吃饭的时候稍微注意一点,就能吃到比较多的天然B12。
尤其是红肉。这类食物含量相对高,身体吸收也比较稳定。日常饮食中,适量吃一点肉,不仅能补充蛋白质、铁、锌,还能顺带补到B12。
对于胃肠功能正常的人来说,从肉类中获取B12效率比较高,吸收利用率也不错。如果是做熟的肉类,尽量不要煮得太久,时间太长可能会让部分维生素流失。
2.动物肝脏属于B12含量特别高的类型
虽然有些人不太爱吃,觉得味道重,但它的营养密度非常高。B12含量远高于普通肉类,而且肝脏中还有叶酸、铁和维生素A,对造血系统有帮助。
3.蛋类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12
虽然含量比肉类低一些,但吃起来更方便、更日常。蛋黄部分是主要的B12所在,所以吃鸡蛋的时候不能只吃蛋白不吃蛋黄。煮鸡蛋、炒鸡蛋、蒸蛋、做汤,怎么做都行,不用太讲究花样。
牛奶、酸奶、奶酪中都含有维生素B12,尤其是一些发酵奶制品,在制作过程中有微生物参与,B12的含量和活性可能更稳定一些。
喝牛奶或者吃酸奶是很多人每天都有的习惯,这样的饮食习惯对B12的维持是有帮助的。肠胃不好、不能喝奶的人可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奶制品,不影响吸收。
很多人觉得补营养就得吃昂贵的产品,其实家里一锅肉、一碗蛋汤、一杯酸奶,已经是很好的补B12办法。
不用刻意改变饮食习惯,也不用复杂操作,只要吃得不太偏,每天该吃的吃上,该换口味的时候换一换,营养就能慢慢跟上。
对身体来说,长期稳定的摄入才比临时大补更有效。吃得对,比吃得贵更重要。
维生素B12,可能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并不显眼,但它的作用却无处不在。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适量补充B12不仅能缓解疲劳、改善神经问题,还能帮助保持思维清晰、增强生活质量。
也许一瓶几块钱的维生素B12,听起来不像什么大事,但从食物里悄悄补充B12,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变化。
健康是每天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营养补充,远比一次性的大补更为持久。
只有从基础做起,才能为健康铺就更坚实的路。所以,别小看那些看似平凡的食物,它们可能是我们保持健康的小秘密。
【1】《维生素B12的生物合成途径与生理功能》;食品工业;2025-06-20
【2】《维生素与老年人衰弱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中国食物与营养;2022-10-10
编辑:陈方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