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灿若星河——画院(青年艺术家)优秀创作成果展览之拈花问影——陈苗作品展在京举办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13 13:33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现场嘉宾合影

7月7日,由《中国美术报》社主办,《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承办,杭州国画院申报的“灿若星河——画院(青年艺术家)优秀创作成果展览”之“拈花问影——陈苗作品展”在《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举办。展览共展出艺术家陈苗近年创作的55件中国画作品,呈现出其在水墨人物与花鸟画领域的艺术探索。


现场嘉宾合影

“灿若星河——画院(青年艺术家)优秀创作成果展览”扶持项目,旨在展示当代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创作理念、学术态度、艺术成果和精神追求。入选的75个项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国内画院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面貌,表达出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独立思考,也展示了青年艺术家当下的创作态势。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在参观展览时表示,陈苗作为“90后”的青年艺术家,接受了非常好的专业教育,她本科和硕士都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基本功非常扎实,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也有过人之处,这是她取得今天的成绩的主要原因。另外,她的艺术创作涉猎非常广泛。来到展厅,可以看到人物、花鸟等作品,题材丰富、内容饱满。由于她的人物画基础扎实,在花鸟画创作上也展现出对绘画本身的探索能力,以及形成完整画面的能力和水平,这一点非常重要。她对传统的深入理解和对文化的深入研究,加上作为青年女性画家对生活的敏感领悟,使她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定的精神内涵。耐心细致地观察微观之美,追求画面效果的精良,这些都是她艺术创作的特点。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贾广健认为,从陈苗的作品中可见她扎实的学习功底。她早年对人物画的热爱与钻研,使其逐步形成个人语言与风格倾向。她的花鸟画作品灵动飘逸,既承袭中国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家的笔墨精髓,又融入自身对传统的理解。尤为可贵的是,她将人物画的当代性探索与花鸟画的传统笔墨相融合,二者互为滋养。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有助于她未来进一步提炼个人艺术面貌,实现更高的艺术追求。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于文江谈道:“陈苗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在读博士生,她在硕士期间主要学习人物画,造型和笔墨功底扎实,博士阶段又专注于花鸟画方向。我经常对学生说,人物画家不能只局限于人物,因为人物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人物画的笔墨范式可以从花鸟画中汲取经验。陈苗作为‘90后’画家,在探索过程中广泛吸收传统艺术精华,这为她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她的人物画既有传统底蕴,又有年轻人在形式语言上的探索,其未来值得期待。”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原所长李晓柱表示,陈苗的花鸟与人物创作都有一定的水准,但人物画更为突出。其造型兼具中国美术学院老一代艺术家的严谨法度与北方艺术的骨力,画面处理大气磅礴,笔墨肯定且造型精准。她的作品不仅体现学院派功底,更折射出年轻一代对社会与自我的感知。这种将传统笔墨转化为个人表达的能力,加之造型与笔墨的高度统一,使其艺术呈现出独特的气象。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邢少臣认为,陈苗基本功扎实,人物造型追求个人风格,花鸟画则融汇赵之谦、吴昌硕等传统大家的精髓,并得导师闵学林先生指导,兼具传统风韵与时代精神。其用笔用墨彰显对传统的挚爱与探索,虽然年轻却功力了得。希望她未来深耕传统文化,强化个人风貌与时代表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陈鹏表示,陈苗作为青年画家,其作品风格的独特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背景多元。她本科、硕士、博士分别跟随不同导师学习,跨度极大。这种跨画种的学习经历罕见,使她能兼收并蓄多位导师的艺术特点。二是传统与创新结合。她的作品既吸收了明清画家如赵之谦、任伯年的清新雅丽,又融入个人灵性。例如其写生作品虽然借鉴传统,但是避免了“似我者死”的僵化,注重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滋养自身风格。三是多面性创作。展览中花鸟、人物题材均有涉及,且风格融合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例如花鸟画色彩斑斓、意境积极,人物画则体现对生活的思考和形式语言的探索。四是尊重传统又突破边界。她通过临习传统、师从不同导师,将人物画的笔墨经验融入花鸟创作,展现了年轻艺术家的开放性和实验性。这种多元性在她作品中体现为“多面目”的成熟面貌,难能可贵。


展览现场

作为杭州国画院的画家,陈苗一直坚守对于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传承和发扬,通过传统的笔墨语言,把诗意和画意进行融合。此次展览呈现了她对于中国画在当下语境中的一些表达探索。她谈道:“展览的名字叫做‘拈花问影’。这里的花不仅是具象的花卉,更象征了所有美好的事物,包括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万事万物欣欣向荣的状态。‘拈花’表达了我们感受美、追求美的一种状态——松弛、不刻意。‘问影’则代表一种追问和求索,象征对艺术的求索不能有过多的功利。这个主题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我当下的追求和状态。”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堆云叠雪》 纸本设色 143cm×69.5cm 2025年


《风暖香云》 纸本设色 144cm×71.5cm 2025年


《疑是故人来》 纸本设色 143cm×69cm 2025年


《茶染含香》 纸本设色 35cm×69cm×2 2025年


《春歌清漪》 纸本设色 138cm×69cm 2024年


《芳草觅清音》 纸本设色 138.5cm×69cm 2025年


《玉露清辉》 纸本设色 143cm×69cm 2024年


《蜉蝣之羽》 纸本设色 240cm×190cm 2022年


《层雪暖香之三》 纸本设色 48cm×47cm 2025年


《国色》 纸本设色 138cm×70cm 2025年


《松间步月》 纸本设色 138cm×70cm 2025年


《玉露凝华》 绢卡设色 19cm×79cm×4 2025年


《寒酥缀玉》 绢卡设色 25cm×90cm×4 2025年


《君比霜雪》纸本设色 70cm×138cm 2025年


《翾风回雪》 纸本设色 70.5cm×138cm 2025年


图片来源于主办方

编辑 | 贺 玮

制作 | 黄家馨、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贺 玮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