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11日报道(文/陈向阳 张熠柠)7月9日下午,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分组对话会——“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在山东曲阜举行。
与会学者认为,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东亚文化乃至欧美国家的哲学、文学和伦理学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儒家文化尚和合、重礼教、行王道,讲求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克己为仁,主张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倡导承认差异、多元共处与相互依存,其精神旨归是使人成为健全的人,使群体成为和谐的群体,使家成为有亲、有爱、有敬的和睦之家,使国家成为讲信修睦、亲仁睦邻的礼仪之邦。
学者讲到,儒家文化所包含的独特治理智慧,为协调国家间的关系、平衡多元利益诉求、促进文明包容互鉴提供了重要的伦理基础与价值参照,其核心思想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蕴含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有利于推动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协同合作与发展,使各方同心共济、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与挑战。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地——尼山命名,首届论坛于2010年9月举办。如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日益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
本届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其间举办主旨演讲、高端对话、分组对话会、平行论坛等20余项活动。
山东曲阜围绕尼山打造了一批儒学文化体验项目。图为演员5月21日在《金声玉振》大型礼乐盛典演出中表演。(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