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天发40万次预警,仍有人中招!警方提醒:不要给!不要给!不要给!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12 19:01
开说 - 企业数字化部

  你知道吗?

  在过去一年里

  上海反诈中心

  每天发出的预警提示

  已超过40万次!

  尽管公安机关对电诈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但仍有市民群众不幸受骗上当——受害人平均年龄38.9岁,最大的91岁,最小的仅7岁,几乎覆盖所有年龄层、职业背景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其中,受骗数量方面,学生群体受骗较多,占到15%;受骗金额方面,60岁以上老年人损失较大,占到27%。

  投资理财类、冒充客服类、虚假网购类诈骗多发,这三类案件占到全部案件的近七成。

  全职主妇知名平台上找兼职

  竟险些陷入“洗钱”泥潭

  市民群众的防诈意识

  在宣传中不断提高

  然而,诈骗分子的手段

  也在不断改进、愈发狡诈

  最近,小坊就得知一件

  闻所未闻的诈骗案例

  ——不骗钱,就骗卡!

  知名网络平台上找兼职

  险些掉入洗钱陷阱

  市民陈女士是一位全职主妇

  6月初,她在某知名社交平台上

  看到一则“找个陪护”的

  日结兼职贴

  心动的陈女士与贴主联系后

  对方却称该兼职已招满

  转而询问她是否愿意以

  一单300元到500元的费用

  “让出自己不用的家电补贴名额”

  对方告诉她,“很多地方没有国补政策,上海有,一个人能买两次家电,买了之后发到没国补的地方卖。”

  对方承诺,买家电的钱会打到陈女士的空卡上,她再去家电城线下付款,还能赚500元左右的跑腿费。这看似轻松的兼职让陈女士有些心动,便和对方约了线下见面。

  于是,陈女士就和对方约了线下见面,可刚交出第一张银行卡和密码后,她就察觉到了不对劲。“他说要打钱给我,那我说我卡里没有钱,你又不能骗我什么,我就把卡号告诉他了,然后他们就打钱过来了。我想他应该是去买电器,是从商户的POS机或者怎么样去消费的,但是短信提醒我是ATM取现,他过来之后马上告诉我,他做完了,那我就感觉不对劲了,万一他这个钱是骗过来的,到时候我就非常被动了。”

  陈女士越想越不安,担心这钱是骗来的,自己会陷入麻烦,于是果断打了110报警。属地派出所接警后,当场将对方带走立案调查。

  兼职骗局频现

  暗藏洗钱套路

  记者调查发现

  社交软件上类似的兼职贴

  并不少见

  记者联系了一则“寻找综艺节目观众”的兼职贴贴主,对方同样称兼职已招满,询问记者是否愿意出让家电国补名额。

  记者按要求到达指定地点后,接头的男子上来就问是否带了空卡,要打2万元进卡买家电。

  当记者表示卡里有钱时

  对方竟要求把钱转出去

  理由是怕把记者的钱弄丢了

  不好处理

  为什么必须是空卡呢?按对方的说法,如果卡里有大额现金,转账提现后,就会受限于银行卡的每日转账限额,他们就无法将买家电的钱,打进兼职者的卡里。

  对方还透露,之前有名兼职者提前一天处理好限额问题,一次性提供了三张卡来做这份“兼职”。

  对此,浦东反诈中心的民警告诉记者,凡是要求以电器国补返利、奢侈品代购等为名要求提供银行卡进行兼职的,都是诈骗!国补名额、代购都是借口,实际上暗藏着犯罪团伙洗钱的套路。

  记者随后将相关线索移交公安机关。7月8日、9日,浦东警方分别抓获犯罪嫌疑人朱某某、王某。到案后,两人交代了受他人指使,接应卡农获取银行卡及密码,接收涉诈资金并将取现钱款转移的犯罪事实。

  目前,两人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均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

  此类兼职暗藏风险

  或涉嫌犯罪

  民警提醒

  参与此类兼职的人

  会不知不觉成为电信诈骗的工具人

  一旦参与

  不仅银行卡会被冻结

  还有可能涉嫌犯罪

  因为公安机关接报案件后,会对涉诈资金进行追踪查询、止付冻结。如果兼职者事先明知资金有问题,又有获益行为,就不再仅仅是被害人,而是诈骗犯罪的参与者,可能涉及帮信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罪名。

  浦东公安分局刑侦支队

  反诈中心研判队

  副队长 胡巧悦

  犯罪分子通过所谓兼职的名义,招募不明真相的人到现场提供自己的银行卡,然后利用这些看似“清白干净”的银行卡取出涉诈资金。

  你遇到过诈骗陷阱吗?

  评论区留言分享

  给大家都提个醒

  作者:刘黎明、王懋

来源:新闻坊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