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灯,照亮山区教育路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12 15:34
开说 - 企业数字化部

本文转自:咸宁日报

以爱为灯,照亮山区教育路

——记通山县实验小学教师夏曼婷

  在鄂南山区的通山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夏曼婷扎根教坛14年,用爱与智慧书写着新时代的教育故事。

  创新浇灌专业田

  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夏曼婷在这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她的课堂犹如一场充满惊喜的“拆盲盒”之旅,开学第一课送给孩子们印着“勇气”“自信”“坚持”字样的定制书签,以这种别具一格的方式开启学习之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夏曼婷对教学的认真态度体现在她的21本手写教案中。2016年支教时,她行李箱里装着12本教育专著,她白天为留守儿童补课,夜晚在煤炉旁研读案例。这种对教学的执着追求,让她带的毕业班语文成绩跃居全镇第二名。她深知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用爱搭建的心灵桥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将专业知识与创新教学方法相结合,为学生带来精彩的课堂体验。

  她还善于借助团队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2013年,她攥着写满13处修改笔迹的教学设计站上讲台,这份凝结教研组集体心血的教案,让她斩获通山县送教下乡示范课一等奖。2019年备赛省级精品课时,在校长、教研室主任和语文组教师的共同打磨下,她的《趣味故事会》口语交际课摘得“湖北好课堂”市级优秀课例。在教学的道路上,夏曼婷不断探索创新,与团队携手共进,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爱心点亮心灵路

  育人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夏曼婷用爱与耐心诠释了这一理念。2019年,班里转来了一名有自闭倾向的男孩,她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简单处理,而是选择了“静待花开”。她每天用温暖的话语开启与男孩的对话,把作文课变成“夸夸大会”,安排阳光开朗的学生与他同桌。3个月后,这个曾沉默如石的孩子在运动会上主动报名参加接力赛,转学那天,男孩父亲的深鞠躬是对她育人成果的最好肯定。

  夏曼婷倡导的“成长银行”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温度。学生通过课堂发言、互帮互助积累“成长币”,期末兑换成书籍文具。这种激励机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毕业多年的学生仍会返校讲述“夏老师教会我用比喻句写家书”的故事,她对学生心灵的滋养和影响是长远的。

  在面对特殊学生时,她更是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育人中。面对孤独症学生,她将《教师行为32忌》中的“忌当众批评”化为行动,用绿色批改笔替代刺眼红叉,在作业本画简笔太阳;依照《快速改善课堂纪律的45个妙招》,设计出专属的手势沟通系统。最终,孩子递上“老师像太阳”的纸条,这是对她用爱育人的最高褒奖。

  携手共筑教育梦

  教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夏曼婷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她常说“教育不是一个人的战场,我的每项成绩都凝聚着集体智慧”。从教坛新秀到教学骨干,她身后的团队力量始终熠熠生辉。

  在备赛过程中,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共同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2019年备赛省级精品课时,校长带领团队开展十轮试教打磨,教研室主任倾囊相授教学技法,语文组教师从板书设计到课堂导入反复推敲。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幕后,教研组老师们将几十年的教学心得化作逐页批注,青年教师彻夜推敲课堂衔接语,板书设计师们三易其稿,只为呈现最灵动的思维导图。

  夏曼婷不仅是教研成果的受益者,也是团队精神的传播者。当她在师德讲台上含泪讲述这些故事时,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教育共同体托举理想的炽热温度。她明白,教研是一个不断学习、交流和进步的过程,只有通过团队协作,才能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夏曼婷用爱与智慧照亮了学生的成长之路,用团队协作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她就像鄂南山区的一盏明灯,以最朴素的教育智慧,照亮着山乡孩子的星辰大海。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