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别说话了!你们这些媒体鼓吹禁限摩,践踏的是我们的出行权利。”
“考驾照就够难了,别再提什么驾驶证精细分级的建议。”
“驾驶证分级方案并不理性,不是所有司机都会去飙车!”
“应当鼓励摩托车解禁!你为什么变了?”
“还是闭嘴吧!”
……
在笔者发布了两篇关于仿赛车型为何事故率高和一篇关于如何惩戒机车网红的文章后,如上述内容的评论接踵而至;其中不乏带有人身攻击的留言;看来有必要进一步讲一讲关于建议解除禁限摩和加强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话题了,两者并不冲突,笔者从来都是建议加速解除禁限摩的。
先讲建议解除禁限摩的原因:
方便低收入人群出行,尊重低收入人群的出行权利,在路权的领域里还给低收入人群尊严。
近两年里的统计数据均显示大排量摩托车的销量仅占总销量的10%左右,数据显示的结果并不是休闲娱乐型的大排量摩托车的市场份额增量!通过数据应当要看到的是依然有九成左右的摩托车用户选择了价格低廉的中、小排量车型,这些车辆普遍没有炫酷的外观,也完全没有强劲的动力,可以说九成的摩托车都是没有驾驶乐趣可言的。
为何这些车的销量更高呢?
原因当然是这些车的价格低。
亦或者说依然有大量的中低收入人群只能负担中、小排量的代步车,中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客观上确实有许多人需要以普通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笔者所关注不是那些“机车玩家”的路权,而是这一部分人群的路权和关于路权的尊严问题。
一味地禁限摩至少在情感层面侵犯了在禁摩城市生活、工作的人出行权,但是地方条例又有据可依,也就是地方有据道交法等相关法规的行政裁量权;所以禁限摩才会如此难以解除,可是这个现象终究是要去解决的,堵不如疏是禁摩城市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何才能加速解除禁限摩呢?
正确答案:加强对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谁能否认摩托车违反交通规则的概率更高?
谁都不能否认!
摩托车相较于汽车的交通违法数量和概率都更高,越线停车、逆行或穿行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部分城市由于交通监控设备拍摄不到摩托车违章,于是连摩托车闯红灯都成为了常态,除非是交通管理比较严格的城市才会好一些。所以才会有人认为不应该解除禁限摩,有些地方的摩托车令人厌恶的程度不亚于外卖电动车。
存在漏洞且交通违法行为的代价过低,于是摩托车才会令一部分市民排斥;这也是客观事实,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如果再加上那10%的大排量摩托车里的部分“飙车党”的话,摩托车的评价就更差了。
这些“飙车党”不仅会对交通安全造成危害,其整体人群画像也相当糟糕,可以说正常的家长教育小孩的时候都会让孩子远离这些人。
笔者也不例外,虽然自己也骑摩托车但也会远离这些人。
然而分析问题一定要宏观,不能以偏概全,要一直记住摩托车的主体用户人群是中低收入人群;当然这一部分摩托车用户里也有习惯于轻微交通违法的存在;那么解决问题的方向也就非常清晰了——一经发现则顶格处罚!或者进一步提高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比如:
等等。
只有违法成本足够高才能使其敬畏交通法,也才能使其在面对交通信号灯的时候有所忌惮,不会抱有侥幸的心理;反之,如果违法成本太低,那么即便有被发现的可能性也会有人敢于冒险。
其实不论是在中国、日本、美国还是诸多欧洲国家里,摩托车用户里都有许多冲动的年轻人,他们难道不喜欢飙车吗?
当然不是,但是这些国家的年轻摩托车司机往往不敢。
究其原因正是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非常大,闯一次红灯的代价可能是半个月的收入;所以道路才能井然有序,即便是摩托车也会停放的整整齐齐。而想要迈出这一步的话,第一步就应该从10%的大排量摩托车入手!现在还认为这样的观点有问题吗?除非你也是“飙车党”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