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7月5日至9日,“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农旅瑰宝——领略山地特色农旅文化研学营在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举行。来自马来西亚农业科学大学的25名师生,通过5天实践课程,系统体验贵州山地特色农业技术与农旅文化融合成果。活动涵盖食用菌培育、茶艺创新、智慧农业装备应用及农村金融案例分析等课程内容,展现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多维实践。
参观食用菌中心。
在贵州农职院食用菌种源中心,该学院教师贺栾劲芝分享了“菌种分离与保藏”课程,详细介绍了液氮超低温保藏法等先进技术。随后,该学院食用菌工程中心副主任张贵合进行了现场母种分离实操演示,指导学生们完成菌种转接实验。马来西亚学生Harsh表示:“菌种培育技术在我国尚未普及,这次学习机会非常难得。”
参观在百宜基地的智能玻璃温室。
当日下午,该学院副教授陈玲结合宋代点茶文化与现代调饮工艺,带来了“仿宋点茶-新式茶饮体验”课程,从《大观茶论》的七汤点茶法到现代创意抹茶调饮,展示了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马来西亚学生Muhammad Fathur Rahman详细记录了茶艺的操作要点。
次日,研学团队前往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百宜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基地负责人王汉超详细介绍了无人机植保技术、八月瓜标准化种植、稻鱼共生系统及玉米轮作实验等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在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师生们深入了解了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在精准农业中的重要作用。4800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展示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给来访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天下午,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曹娟讲授的“家禽繁殖技术”课程,重点讲解了鸡的人工授精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精液品质检测实验。
鸡的人工授精操作。
7月7日,贵州农职院经管系主任钱其学作了“农村金融助力贵州乡村振兴”专题讲座,通过“非遗传承贷”等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金融支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当天下午,师生们参观了首杨水果蔬冷链中心项目,首杨集团副总经理易祥辉系统介绍了贵州特色水果的采后处理、冷链仓储及市场配送体系情况,特别是演示了“乐檬系统+诺瓦软件+液晶显示硬件”三体融合的“播种式”配送模式,实现全面的无纸化运作,快速实现水果的分播与配送。
专题讲座上互动环节。
在结业环节的中式糕点制作体验课上,马来西亚学生通过亲手制作传统点心,进一步感受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马来西亚农业科学大学带队教师Shahira表示,此次研学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了贵州山地农业的创新发展模式,特别是智慧农业装备和生态循环种植技术的应用令人印象深刻,这些经验对马来西亚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参观首杨水果蔬冷链中心。
马来西亚农业科学大学学生代表Olivier Evans Jakily认为,这次研学不仅拓展了他们对现代农业的认知,更促进了两国在农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国际院校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图/文 王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