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为何热衷于「精神离职」?如何评价这种心态?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06 17:01
软件著作权服务中心-企业CBD - 服务中心

那还不是因为身不由已。

我觉得精神离职对于当代年轻人是个很明智的选择,既可以保证身心健康,还不会影响经济收入。

一举两得,平衡解决了年轻人不想上班却又不得不上班的尴尬境地。

我靠 精神辞职法

,在现在的工作单位已经坚持上班1.5年了。

这个方法真的很好用,要知道这是我的第7家公司,除了前2家公司,在职时间基本上都超不过1年。

在我刚进现在这家公司的时候,我以为我最多也就能待3个月,那是我的极限了。

我是以外包的形式驻场在甲方办公楼,对于外包,每天进门都有着一系列复杂而繁琐的程序,而这些程序对甲方来讲是完全不需要的。

就连上楼,我们外包和保安、保洁阿姨走的都是一个通道—货梯。

我们也没有楼梯间的开门权限,不知道哪天如果因为特殊情况需要走楼梯,到底该怎么办,或者哪天被困在楼梯里出不来了又该怎么办。

除了这些日常的区分对待外,工作中也是有差别的,一些宏观和重要的工作资料是对外包保密的,学不到更加深层的东西,还有很多权限外包没有,阻碍了工作的效率和便利性。

总之,来到这里的每一天,都想要辞职。

但疫情这个大环境告诉我,现在保住一个饭碗有多么重要,我从来都没有如此热爱上班,如此需要一份工作。

所以,我就想了各种办法哄自己上班,是不是听起来很可笑,但…成年人的世界里就是如此的辛酸。

一开始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 购物奖励法

每次想辞职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如果我再坚持上一个月的班,我就能多买几件我喜欢的衣服,我就能买很多我想吃却舍不得买的美食,我就能回家一直开空调,我就能买一架我梦寐以求的钢琴,我就能换一套好一点的房子……

这个方法挺管用,但这个方法有个副作用,就是会让自己变成购物狂!

我发现虽然上班变得没有那么痛苦了,但一天不买东西就浑身难受,而且买东西的金额跟当前工作的压力成正比。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所以我不得不叫停这个办法,停用后,大概1-2个月可以恢复正常。

之后我又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就是精神辞职法。

所谓精神辞职,就是在精神上辞职,而肉体上并未辞职的意思。

试着想一下,你明天就辞职,带着这种想法,今天的工作是不是看起来就没那么烦躁了?老板同事看起来也没有那么碍眼了?

既然明天就辞职,就可以离开这一切,再烦恼的工作也与自己无关了,心情肯定一下子变得特别好,有一种马上就要解脱的喜悦。

根据心理学来讲,达成一个目标不是最开心的,最开心的是马上要达成目标的那个时候,是最开心,最放松,最让人期待的。

所以,这个精神辞职法,大概就是利用了人们这样的心里,在最痛苦的时候精神上选择放弃和离开,结果却一下子解脱了,跳出原来的桎梏和牢笼,才可以看到其他的风景。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