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活的,语言是活的,世界才是活的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05 09:21
业财融合服务中心 - 运营部

《道心》继续延展。配图仍是《画语录》直播课稿,这次是《笔墨章第五》全文及讲解时的随手板书。


道心,道说,道行

柯小刚(无竟寓)

解耦之心不着我端,亦不着物端,只是在两端之间相与往还,兼存两端而“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谓道心。道心兼存两端而感通,在道素履而往复,虽自起点而不以起点为过往,虽朝向终点而不以终点为终极。道连接起点终点而不止于任何一点。每一个点都可以是起点,也可以是终点,但道上之点永远在道,运化不息而不居所成。道上的每一个点,每一个人,每一个物,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带有朝向性的能生之物。象山云:“能生之物,莫不萌芽”(《敬斋记》),道之谓也,心之谓也,自然发生之谓也。

这意味着行道不在用力,而在“率性”而行的本己趋向。“率性”并非任意胡来,而是遵循“天命之谓性”的自然。“天命”并不神秘。语言的先在性,就是天命的一种表征,虽然有时也是一种歧误的表征。先于一切物的显露和心之作用,语言早已命名。语言的命名是一种存在的照亮,使心与物之呈现成为可能。命名自然有其偶然性,因为不同语言对于同一事物的命名可以千差万别,但在每一种语言内部都发生着同样的事情,即有一个世界被敞开出来,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在其中被建立起来。这是一切认识和行为得以发生的境域,即使这个境域充满偶然的命名和歧义的迷误,即使语言的对象性使得存在者被带出的同时也让存在本身被遮蔽,即使正是这个打开世界的语言使世界重新封闭于语言的工具性使用之中。

正如心之解耦、我之见独,语言亦须脱略其工具性的使用,悬解其对象化的缠缚,才能回复其道说之本然的发生。心之为道心,言之为道说,行之为道行,皆有赖于解耦,无论其为主动的解耦工夫还是被动的解耦事件。古诗常有访友不遇或游园不值之作,就是在解耦中见独而呈露语言之为道的言说。“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是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迷失(贾岛《访隐者不遇》)。但恰是在此不遇之中,仿佛若有所遇;恰在此迷失之中,若有所得。所失者,其“处”而已;所得者,“此山”之大体也,满山之烟云也。师之所采,诗之所咏,非此烟云之为药也与?故唯不遇,乃得其药;唯问童子,乃见其师;唯“不知处”,乃“在此山中”;唯言语道断、道无可寻,乃于白云深处见道之自道、无所不达也。

又如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是多么急切的对象性追求,但正因此对象之落空、寻访之不遇,才带来“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的留白。此时见“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乃真见草色、实闻松声,虽然这草色松声原本一路伴随,只因急切上山而未曾觉知。言语道断,绝而后通;心契幽独,独反自足。故“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无而益有;“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不遇乃遇也。

言有名之者,有所名之者,正如心有意之能发与所向。命名带来存在的照亮、事物的亲近,使世界成为我的生活世界;但同时,言之能名也在所名中缠缚,道之能辟在所辟之道中陷溺。长此以往,我的生活将成为习气的泥潭,我的世界将成为囚徒的洞穴、青蛙的枯井。《诗》云:“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邶风·式微》)是期待归去之歌,向往行道之歌,是向着“道心惟微”而怅望“黯然日章”之歌。

庄子云:“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齐物论》)。道是活的,语言是活的,世界才是活的。只有保持道说的常新,保持路在脚下的伸展,才能使周遭世界向天地开放,让日常生活充满生机。当海子“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世界就成为“春暖花开”的人间,而“面朝大海”则保持着朝向陌生的不息涌动(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山河道路总在有名无名之间隐现,迁徙与栖居总在森林河流之间往返,山林才能成为驯鹿出没的世界;而一当固定于有名的街道和社区,鹿群、人民和他们的诸神就会渐渐枯萎,乃至消亡。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当学习在温故与知新之间往复成长,当友爱在远方与近处之间来回荡漾,生命的快乐本源才会时时开启,涌流不息。《中庸》云:“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天之高也,渊之深也,皆非日用可见,而心可感也,性可达也。《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此之谓也。

《庄子·逍遥游》在远离小鸟的灌木和人类房屋的极南极北之外,在冥海之深和苍天之上,寓言巨鱼和大鸟的无边之游与无迹之化,海运之,风举之,气化之,然后小鸟之翱翔蓬蒿乃得自足而笑矣。小鸟之笑之所以可能,有赖于鲲鹏之无言、天地之默化,正如道之无言使语言道说,天地之无言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小鸟的周遭世界很重要,小鸟的日常幸福很重要,其重要性尽道于笑声之中;而鲲鹏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沉默却是“不知其几千里”之大,和不知其重要性的重要。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