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蓉:心有“花香”,自有“蝶”来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03 22:35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本文转自:湖南日报

    罗春蓉正在教孩子们制作蝴蝶标本。刘序利 摄

  人物

  罗春蓉,女,197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沅陵县鹤鸣山小学科学教师、劳动教师,曾获“湖南省十佳科技教师”“怀化市首届科学骨干教师”“沅陵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等多项荣誉。从教28年来,她以劳动为犁,以科学为种,辛勤耕耘,让更多孩子向阳生长。

  日志

  6月26日,雨后放晴。

  我在“童耕科趣园”里修剪枝丫,不知哪个班的男孩跑到我身边,神秘地张开手心说:“罗老师您看,我刚捉的蝴蝶,真美!”

  蝴蝶羽翼在阳光下晕出光圈,映出男孩可爱的侧影。我还没来得及教他辨认品种,他已经一溜烟往手工教室方向跑去,大概是迫不及待想将它放在器皿里,好好欣赏。

  手中的藤蔓恣意蜿蜒,倏然间,思绪好像被勾了回去。

  1997年师范毕业后,我选择到沅陵县二酉苗族乡中学当教师,的确是遵从家风家训。可最初,我的内心还是很迷茫——曾目睹有的孩子自甘“空虚”,更看过太多留守儿童因困顿、迷茫、孤单,陷入艰难境地。

  那12年,我在经历、在成长、在感怀。无形中,好像逐渐明白了一份职责使命——如果教育是培育祖国的大树或繁花,那我们就是浇灌种子的人,不能让他们“歪”,不能让他们“坏”。

  真正的改变,发生在2017年,那时我已调到溪子口小学,是一名科学老师。

  偏远山区资源匮乏,加之孩子们大多缺乏关爱与管教,想让他们提起对学习的兴趣和冲劲,并非易事。

  “把教学楼的天台空出来,带着孩子们种花种地吧。”有一天,学校领导在开会时对我说。

  “读书都费劲,还去种地?”我嘴上嘟囔着,却还是挽起裤腿把天台收拾出来,埋下一些小种子,精心浇水施肥。

  在这过程中,我内心的浮躁逐渐平静。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会去打理这个小花园,想象着花儿盛开的光景。有时候挽起裤腿静坐一隅,居然也蹦出了教学灵感。

  为什么不能把科学课搬到小花园呢?顿悟之后,事情好像真的开始变得不一样。

  我带着孩子们来到花园,教他们认识植物,让他们动手打理。比如,我们把自己种植的百合挖出来,一起认识花的结构,做白百合变成彩虹百合的实验,探究茎是怎样运输水分;再比如,湿润的泥土里总会藏着小昆虫等惊喜,不经意间,我们的知识讲解超越了书本里的章节……

  课堂中,我看到他们眼神里的好奇,那是天性使然。或许和大自然的每一次接触,于我与他们而言,都是一次自我思考的过程。

  而我也渐渐明白了学校的苦心——与其一味让孩子们死记硬背,不如让他们在大自然中释放天性。

  栽过花、种过地的人都知道,努力和回报,肯定会有时间差。我愈发觉得,这也是教育的真谛。

  我记得,小超曾是很多人眼里的“落后生”。可有一次班上的语文老师却跑来告诉我:“他居然在作文里写了自己种的花,细节到位,还挺有哲理。”

  要知道,他以前的作文常常是几句话就草草收场的。

  “花香蝶自来,可没有生来就盛开的鲜花,所有美丽都源于泥土里的积蓄和挣扎。”当我拿着作文本跑去问他何来这样的感悟,他的回答特别干脆——

  “我也是一颗种子,但我现在想做一颗好种子。”

  那一刻,我又一次顿悟了教育的意义:再贫瘠的土地,也总有新芽在生长;再荒芜的旷野,也会有人信奉“花开”。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真谛正在田埂中应验。对教育来说,时间、方法和耐心,就是最好的养料。

  我还想带他们探索更多。2023年来到鹤鸣山小学后,得益于学校的支持,我办起了“鹤小蝴蝶馆”。

  在这里,我和孩子们一起饲养各种蝴蝶,在它们生命逝去后又将其做成标本;孩子们也会用花瓣、蝶翅、中草药、陶瓷片、废纸等,制作成蝴蝶非遗元素工艺品;我还会在网络上购买各种蝴蝶的标本作品,放在这里展示……

  这里的陈列,饱含着孩子们对美的追求,更折射出他们对五彩斑斓世界的好奇。他们逐渐知道“破蛹成蝶”时,蝴蝶的羽翼从脆弱到坚硬,也明白了它们生命虽短暂,却能给世界留下一抹美丽。

  大自然赋予孩子们的知识,无穷无尽。

  基于此,我们将科学教育延伸到作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等多种课程。孩子们有了感悟,自然就对学习有了兴趣,也倒逼很多孩子,如何学会均衡学习与爱好的关系。

  这种“连锁反应”,真是微妙且奇妙。

  如今,我们还增加了非遗剪纸、厨房科学实践等课程。当年懵懂的“科学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更清晰的规划图里,与多学科关联,与传统文化、日常生活共生,与个人发展、家国情怀共存。

  我坚信,教育是有目的性的,因为我们要培养出学识与品行兼具的人。但我们是否能怀着“无心插柳”的心态,更多地去享受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的美妙?

  这个时代,总有数不尽的知识和乐趣有待我们去探寻。“花香蝶自来”,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教育的另一种美。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整理)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