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鳖共生” 一田双收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03 16:44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

“稻鳖共生” 一田双收

——看六枝特区郎岱镇着力探索绿色生态种养新模式

□令狐荣骏

近段时间以来,在六枝特区郎岱镇坝子村的230余亩高标准农田上,六枝特区海发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海发合作社)的“稻鳖共生”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通过将仿野生养殖与高标准农田相融合,着力探索“稻鳖共生”的绿色生态种养新模式。

“所谓‘稻鳖共生’,就是将鳖与水稻同步生长繁育。”海发合作社技术人员穆科臻说,鳖在稻田中栖息,仿佛回归了野生环境,能尽情摄食各种天然饵料。对水稻而言,鳖则化身为“天然管家”,既能驱虫,其排泄物又能成为优质有机肥料,不仅免去了除草剂、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而且还有效提高稻米品质,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种养模式。“这种‘稻鳖共生’的种养模式,即种稻谷不用施肥,养甲鱼不用打农药,甲鱼的粪便就作为肥料被稻谷吸收,形成了一个生态链。”穆科臻说。

据了解,鳖具有用四肢掘穴攀爬的习性,因此构筑防逃设施成为稻田养鳖的关键环节。目前,甲鱼防逃的第一层安全防护网已经做好,现在正在做第二层的安全防护网,计划七天左右即可做完。

项目建设中,每天需20余名工人,项目建成后,在放苗、管护、收获等各个阶段仍需投入大量劳动力,这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创收的机会,其中坝子村村民黄香妹就是其中的一员。

“家里的农活干完后就来这里做工增收。”黄香妹表示:“项目建成后的放苗、管护等阶段,我也要坚持来这里务工,绝不放过这种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创收的好机会。”

郎岱镇坝子村的“稻鳖共生”项目,作为粮食安全与精品农业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将水稻与鳖复合种养,不仅实现了农业产出的双重收益,更为优质稻米种植开辟了新路径。

“收完油菜就开始耕田、插秧,待谷秧成林后就开始投放鱼苗,计划一亩稻田放养800至1000尾鱼苗。”穆科臻表示。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