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焕新、品牌再造、赛道深耕……南湾服装企业的突围样本!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02 23:46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一根彩线穿梭于四川凉山绣娘的指尖,一幅饱含彝族祝福的索玛花纹渐次绽放;数月后,一二线城市商场的橱窗里,同款纹样在高端面料上流淌,成为都市女性指尖轻抚的“文化信物”。

这跨越山海的连接,正是深圳市迪凯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凯”)创始人曾晓斌传播中华服饰文化愿景的生动实践。扎根于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这片时尚产业沃土,迪凯正以非遗赋能设计、品牌价值重塑、管理模式革新等多维度的战略升级,探索一条“品牌2.0”之路。

非遗赋能,织就品牌价值与文化传承共生链

定位为“写意艺术女装品牌”的迪凯,其核心竞争力深植于对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创新性挖掘与现代化表达。今年4月,迪凯2025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国家级非遗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阿西巫之莫与曾晓斌同台谢幕,标志着品牌与非遗的合作进入新的阶段。这并非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迪凯设计团队以现代视角对凉山彝族文化底蕴的深度解构与再创造。

“索玛花纹寓意姻缘美满,鸟纹象征吉祥如意,太阳纹代表积极能量,蕨芨纹体现顽强健康……这些都是祖先留下的智慧与祝福。”阿西巫之莫介绍道。迪凯设计师将这些承载着美好寓意的古老符号,巧妙融入其高端产品线——“写意中国”系列的设计中。

“我们希望在保留彝族刺绣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出更符合现代生活的写意衣着,让更多人喜欢穿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曾晓斌这样强调自己的理念。

事实上,迪凯对非遗的深耕由来已久。2019年米兰时装周,一件耗费300多个工时的苏绣手钩工艺服装已令国际时尚界瞩目。迪凯在植物染色、扎染、潮绣等非遗项目上的工艺技术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特别是与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合作研发的中国传统植物染色技术,因其天然环保、无化学污染,已实现大规模运用。

“我们是在体系化地把非遗融入服装”,曾晓斌表示,明年计划引入苗绣蜡染工艺,“核心是把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时尚设计和商业化手段,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价值”。

更具深意的是,迪凯的非遗战略构建了一条“技艺传承—经济增收—文化传播”的良性循环价值链。带队深入大凉山采风时,曾晓斌发现,甘洛县只有20多万人,绣娘就超过1万人,而阿西巫之莫在当地创立的合作社已培训绣娘超6000人,具备产业化基础。于是,曾晓斌坚定了合作的意愿:在不断探索传统技艺现代化改造的道路上,让更多绣娘通过自己的手艺获得稳定的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实现技艺的可持续传承。

“当都市女性穿上这些服装时,她们不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大山女性经济独立的支持者。”曾晓斌的一番话,也揭示了品牌在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中的社会责任担当。甘洛县文旅局相关领导亲临迪凯新品发布会以示支持,正是政企协同推动这一模式发展的有力印证。

多维革新,组合策略驱动品牌高端化破局

从企业的战略布局来看,“迪凯×彝绣”的深度联名,是企业“品牌2.0时代”落下的一步关键棋子。曾晓斌认为,行业进入了洗牌重构期,“迪凯要从渠道、产品、运营、人才、客户等维度全面升级”,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核心,强化品牌的文化价值观、美学主张与顾客的共鸣。

此前,迪凯在全国的300多家门店,主要分布于三四线商场,品牌识别度和溢价能力遭遇瓶颈。高端产品线“写意中国”与非遗深度绑定后,从原材料到技艺,从美学品味到文化认同,都精准触达追求高品质与文化认同感的高净值女性客群。

市场方面也给予了积极反馈:融合彝绣元素的秋季新品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6月30日启动的冬装订货会上,经销商纷纷反馈“产品不错”。曾晓斌分析认为,在民族振兴、文化自信的大趋势下,新中式、国潮经过市场检验,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为细分赛道带来了显著的发展机遇。

渠道升级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迪凯正加速向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的高端商场战略转移。“今年门店数要达到400家,仅7、8月就要新增门店20家”,曾晓斌介绍,“最近与多个头部的省级代理商达成战略联盟,接下来会开启高质量扩张。” 

支撑品牌高端化与渠道升级的底层逻辑,是一场深刻的管理变革——“合伙人制”。在山西、四川的直营店试点中,优秀员工最高可分享70%的门店利润,预计年收入超70万元。“要从产品为王、渠道为王的传统理念,转变为以员工或者说团队为核心。”在曾晓斌看来,当导购以“老板”心态服务顾客,专业度与复购率自然大幅跃升。这种“利他共赢”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共识。

轻资产运营模式是保障战略灵活性的基石。迪凯将生产外包给十余家合作工厂,位于康利城的总部则专注研发设计与品牌运营管理。“迪凯的定位是平台型企业,价值在于整合与赋能,收入向终端价值创造者倾斜”,曾晓斌这样定义。

产学研合作则持续为企业创新注入活水。此次与阿西巫之莫的合作,正是由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罗莹教授牵线搭桥。“我们合作超过三年了,都喜欢传统文化,她推荐的正是我需要的”,形成了“设计研发—商业转化”的闭环。

迪凯的战略布局与南湾街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文旅商深度融合的方向高度契合。作为区域代表性企业,迪凯被纳入南湾时尚文旅线路,正探索“女装+珠宝”等跨界场景,将品牌的文化叙事转化为沉浸式消费体验,在高端渠道中强化其差异化形象。

“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中国写意艺术女装领域第一品牌。”展望未来,曾晓斌眼神坚定。从携手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重塑品牌价值,到以“合伙人制”激活终端动能,再到借力南湾产业生态实现跃迁,迪凯的“品牌2.0”战略正全方位推进。其转型升级有望为南湾时尚产业集群的升级,乃至服装产业从制造向创造、从“卖产品”向“输出文化”的价值链攀升,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现实样本。

文、图|程泉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