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来通--丝路融合之美--西域来通大唐杯专题展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02 19:17
社保公积金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6 月 21 日,花样小记者们走进了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充满惊喜与收获的陶瓷文化之旅。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回顾这次难忘的活动。​

来通杯(Rhyton)来通一词源于希腊,是一种角状杯,多为羊、牛、马、鹿等动物的头部造型,液体从上端进,从下端细小的口中流出。它是一种流行于亚欧大陆上的古老饮酒器。最早的起源可能是以动物角制作而成的饮器,公元前2000年就开始出现了。

“丝路融合之美——西域来通大唐杯专题展”2024年12月28日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闪亮登场。来自西域的来通与中国的“三彩鱼形花口杯”“海螺形杯”“三彩雁形杯”等唐代杯子,跨越万水千山、穿越数千年时光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相遇”。展览精选希腊、波斯、土耳其、意大利、罗马、阿富汗等国外来通,及唐代杯子近百件,包括金、银、铜、陶、瓷、玻璃等多种材质;兽形、靴形、角形、鱼鸟形等造型各异,为观众展现精美绝伦的来通和中西融合、大气磅礴的唐代杯子,多件展品是国内首次展出。


活动开始,专业讲解员带领我们走进 “大河上下 —— 黄河流域陶瓷精品展” 展厅。在这里,一件件精美的陶瓷文物仿佛在诉说着黄河流域悠久的陶瓷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古朴的陶器,到商周时期工艺逐渐精湛的作品,再到秦汉的大气磅礴、唐宋的典雅秀丽,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文化印记。



在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不同时期陶瓷的制作工艺、装饰风格以及背后的历史故事。比如,一件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其独特的纹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审美观念;而唐代的三彩器物,则以其绚丽的色彩和生动的造型,展现了大唐盛世的繁荣与开放。大家纷纷驻足欣赏,不时提出问题,与讲解员互动交流,沉浸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


离开 “大河上下” 展厅,我们来到了“醉人的杯”展厅。这里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来通作品,体现了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从完全是异域风格的造型,到东方元素的大唐杯,无不彰显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通过这些展品,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商队沿着丝绸之路,将中国的精美瓷器运往世界各地,同时也带回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艺术风格,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一展厅的参观,让我们对丝绸之路在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在手绘陶瓷瓶纹样时,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小记者精心描绘传统的花卉图案,有的则尝试绘制现代风格的抽象线条。每一笔都饱含着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绘制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贴心地为大家提供了绘画技巧指导,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作品。​​



另一边,手绘帆布包的区域同样热闹非凡。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将原本朴素的帆布包变成了独一无二的时尚单品。可爱的卡通形象、优美的风景图案…… 一个个充满创意的作品在大家的笔下诞生。

这次活动,通过聆听讲解和参观展厅,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陶瓷文化的发展脉络,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