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泸州日报
三秩芳华 追光启航
——江南小学办学30周年纪实
学生们在学校劳动基地里写生。 江南小学供图
□ 本报记者 刘墨
三十载踔厉奋发,赫赫煌煌;三十载杏坛微雨,润物无声。
今年,江南小学迎来办学30周年。学校秉承“关注生命成长,做最真实教育”的办学主张,努力建设崇文尚德、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打造德艺双馨、气质高雅的教师团队,培养正德笃学、强健创新的书剑少年,以“新优质学校”形态,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卅载耕耘 永葆初心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江南小学紧扣“五育融合”这一时代命题,将“五育融合”既看作一种理念,又化为一种实践,努力贯穿学校文化主线,从多维度探索校本化的“融”之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校确立了“传承+创新”的文化引领内涵发展之路,提出了“花香童年·诗韵江南·韵美教师·书剑少年”的核心理念与“关注生命成长,做最真实教育”的办学主张,着力涵养“正气、睿智、和谐、阳光”的校风、“修德之美、修业之美、修身之美”的教风、“崇德向善、腹有诗书、刚健阳光”的学风、“学成文武艺,书剑好少年”的校训,并形成了基于书剑文化的校徽、校旗、校歌、校服、校树等标识系统,精心打造“江南十景”,凸显书剑文化基础表征和特有的文化视觉。
花香童年——是对学校原有构建的花香文化的传承,寓意童年如花,幸福成长。
诗韵江南——源自校名,高于校名。江南,在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里,不仅是一个地域名称,更是一个诗性文化符号,从汉乐府“江南可采莲”到唐朝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再到清朝张船山“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已然是文人雅士带着理想色彩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家园,其本质是诗性的、美好的。诗韵江南,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教育理念的追求:这里是一个诗意盎然、翰墨飘香、和谐美好的读书胜地,是一个能满足生命发展的具有蓬勃生机的成长空间,是一个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巨大教育场。
韵美教师——是诗韵江南的参与者、创生者与形象代表。韵美教师,修德之美、修业之美、修身之美,修炼诗韵教育人生,享受美好教育生活,努力走向“正气、睿智、和谐、阳光”的团队良性发展之路。
书剑少年——书与剑是传统诗性文化里最核心的两个精神符号,书代表文,剑代表武。一个人发展的理想状态在古代叫能文允武,在现代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书剑少年,不仅要会读书、会学习、有书卷气,还要会生活、会做人,有刚健体魄、创新精神、责任担当,最终呈现“崇德向善、腹有诗书、刚健阳光”的书剑少年特质。
多措并举 全面发展
党建是学校发展之魂。江南小学着力铸造“拾韵党建”品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领导学校工作的制度机制,落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提出了“三亮三评三争”“四个引领”“五个深入”的“345”工作法,凝聚起了“拾韵党建”引领高品质建设的发展动能;深化与毗邻的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医教融合”,强化与特殊教育学校的“普特融合”,先后为近30名特殊儿童提供“随班就读、就近就医”,展现“拾韵党建”的社会担当。
“五育融合”是当前及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路径。江南小学始终坚持将课程作为“五育融合”落地的载体。在书剑少年“崇德向善、腹有诗书、刚健阳光”总目标的引领下,提出了书剑少年“十个一”修炼目标,具象化的小目标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书剑少年”全面发展的蓝图。
学校积极开发众多主题鲜明、启智润心的实践课程,在传承原有“朝会三三课程”“金葵争章”“值周团队·为爱当家”“人文江南·阳光点赞”“五大节日五大典礼五大盛事”等特色课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重点打造了“红领巾学院”“芬芬校长思政大课堂”“文明乘车·最美放学路”“专注有序品格教育”“金葵小导游”“金葵家长志愿者”“心灵小屋·心理疏导”等一系列课程,全方位助力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学校组织开展新生开笔礼、入队礼、四年级十岁成长礼以及“年味·廉味”“诗词中秋”“粽情端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项目式主题研学实践活动;承办贵州省赤水市教育体育局赴江阳区考察学习学校德育工作江南小学现场会、小学德育论坛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活动;“金葵朝阳·红心向党”项目获评泸州市2024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优秀案例;四(1)班余晔麟、四(4)班包韵伊、五(2)班向禹衡等同学分别被评为“四川省红领巾讲解员”“泸州市优秀红领巾讲解员”“江阳区优秀红领巾讲解员”;四(4)班何思潼、五(1)班苏妙涵获“江阳区优秀少先队员”称号;五(4)班姜子涛同学是江阳区唯一一位获得“宋庆龄奖学金”的学生;学校获评“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品格教育示范校”。
江南小学优化完善了涵盖学校、年级、班级的三级家长委员会,增设了膳食委员会,完善了“金葵家长志愿者”管理机制,让家长更有序地参与学校管理与教育活动。加大“家长学校”的培训力度,其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正芬专门开设了《从四年级“国测”看家长的三项修炼》专题讲座,受到家长们一致好评;定期召开“金葵家长志愿者”表扬大会,对踊跃参与学校文明乘车行动、值周值守等活动的家长志愿者给予表扬并颁发荣誉证书,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共同营造共建共享的大教育场域,携手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优质的环境;坚持开展“亲子阅读”“班级种植联盟”“爸爸篮球队”“金葵家长志愿者”等活动,建立家校共育协同机制,聚集外部资源、社会力量,内外融通,为学生成长护航。
学校始终坚持将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人力资源、宝贵财富,将教师的成长发展摆在第一位。通过党建引领,提升教师道德修养,铸造师德品牌。学校通过多元融通,构建综合育人的内容体系,探索综合育人实施路径,完善综合育人保障措施,开展综合育人的考核评价。在综合育人目标统摄下,开展学科融合教育,积极为跨学科教学的团队提供学术支持。在综合育人目标引领下,多学科教师在团队难题破解中形成价值认同,构建团队文化体系,团队积极梳理和总结破解难题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努力绘制综合育人实践图谱。
生机勃勃 硕果盈枝
江南小学人才荟萃,各项工作捷报频传,硕果盈枝。近年来,学校始终把人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作为检验发展成效的根本所在,坚持在“五育融合”中既成人又成事。在江阳区教育大会、泸州市书记校长能力提升培训大会、省市优质均衡检查评估现场会、四川省劳动教育种子教师培训班、泸州市教学成果推广会等场合发出了“江南声音”;推出微信公众号报道、美篇近200篇,各项目组制作简报近60期,在各级媒体上报道近百条,接待上千人次的区内外同行到校参访,经验交流辐射到成都、绵阳、乐山等地,形成了独具江南特色的话语体系。刘正芬先后在全区党建品牌成果培育会及全区教育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廉韵江南·清风行动”成为区域清廉学校建设新样本,学校被评为“泸州市法治示范校”。
“正气、睿智、和谐、阳光”的校风、书剑少年“崇德向善、腹有诗书、刚健阳光”的学风、韵美教师“修德之美、修业之美、修身之美”的教风逐步形成,“书剑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办学品质得到社会高度认同,江南小学实现了从乡村学校到“新优质学校”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