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虽好,但补多了竟会伤肝?很多人觉得吃维生素补充剂有益健康,可前段时间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却给大家提了个醒: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补充剂,可能会让肝脏代谢异常的风险升高!比如维生素A,其耐受上限是3000微克/天,有些补充剂单片含量就快达到甚至超过这个量了。曾有患者盲目吃维生素片,结果出现肝纤维化、肝酶升高等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重视维生素的合理摄入。
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如B族、C)的代谢方式大不相同。脂溶性维生素需要通过肝脏代谢,然后储存于脂肪组织中。一旦过量,就容易在体内蓄积,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而水溶性维生素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相对来说风险较小。 不同的脂溶性维生素过量,会带来不同的肝损伤风险:
不同维生素过量有不同的典型症状,大家可以通过自身体征初步判断风险。比如维生素A过量可能会视力模糊,维生素D过量可能会骨痛,要是感觉疲劳、皮肤瘙痒,也可能是维生素过量的信号。 怀疑维生素过量时,要重视肝功能检查,像ALT、AST、胆红素这些指标很重要,建议定期监测它们的变化。去医院时,要把自己吃的补充剂种类、剂量、服用时长等信息告诉医生。 要是出现黄疸、持续恶心、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千万别犹豫,立即停药并去急诊,千万别自己乱处理,不然会耽误治疗。
治疗期间要严格听医生的话,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还可以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记录饮食、运动目标和用药提醒。 维生素过量对肝脏的危害不容小觑,大家一定要记住“少补剂、多膳食”的原则。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千万别盲目跟风补维生素。通过均衡饮食满足营养需求,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吃补充剂,这样才能降低肝损伤风险,守护肝脏健康!
责任声明:本文仅为健康新闻/健康科普,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