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0时42分
我们迎来夏至节气
夏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
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
是上半年最后一个节气
北半球白昼时间全年最长的一天
是盛夏的起点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北京动漫游戏产业协会
01.夏至三候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怀柔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夏 至
一候鹿角解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摄影:黄重金
二候蝉始鸣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摄影:赵玉明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02.夏至习俗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怀柔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夏 至
夏至吃面
在老北京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夏至这天,北京人多半选择吃面,有打卤面、炸酱面、牛肉面、鸡蛋面等。
江南也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江南还有“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的谚语,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更健康。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怀柔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祭神祀祖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所庆祝的节日中大部分与农业有关。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现代虽然没有这么隆重的祭神典礼,不过夏至前后,我国多地还是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这便是古代“夏祭”活动的另一种延续。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怀柔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消夏避伏
在古代,夏至时,女子相互赠送折扇、脂粉等物品,借折扇生风、以脂粉散体热所生的浊气,防生痱子。《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在当代,我们已经不需要储存冰块来消夏,大家都选择开空调啦~
03.夏至养生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摄影:于连祥
夏 至
食“苦”养心
俗话说“天热食‘苦’,胜似大补”。三伏天气里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饮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从这天开始,最好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儿,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摄影:于连祥
注意防晒
此时节,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亦可随身带着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预防中暑。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怀柔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千万别贪凉
夏天不适合大补,所以羊肉等不宜多吃。最好多吃蔬菜,少吃油腻,并注意多吃些可以清热降暑的食物,如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
晚上睡觉尽量别整夜开空调冷气。此外,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生冷之物,否则可能导致腹泻。
夏花绚烂 夏木繁盛
眼之所及
都是蓬勃的生命力
愿您也能在这悠悠夏日里
多一些爱与热情
多一点明媚与快意
来源:首都之窗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