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时尚芭莎》宣布25岁的王俊凯第五次登上他们最重磅的九月刊封面。
照片里他穿着Balmain黑色西装站在巴黎塞纳河边,胸前那枚从2022年就常出现的小狗胸针微微发亮,陪着他刷新了华人男星登封纪录。
不过当#王俊凯五登芭莎#话题冲到全球热搜第七时,争议也跟着来了。
有人夸他是“五大刊金九封面收割机”,也有人嘀咕:“登五次是不是太多了?感觉不稀罕了”。这场关于时尚资源“含金量”的讨论,意外暴露了娱乐圈的残酷规则。
时间回到2017年9月,17岁的王俊凯第一次单枪匹马拿下《时尚芭莎》金九双封面,成了五大刊史上年纪最小的男星单人封面主角。
当时在近40度的草地上拍摄,他裹着厚毛衣被蚊子围攻,硬是扛住了。
最后杂志九秒卖掉12万册、销售额破300万,把整个时尚圈惊到了。杂志编辑后来回忆起来还说:“这孩子汗流得衣服全湿透,镜头前却松弛得很,那种敬业和早熟让人印象深刻。”
八年五次登封,就像他成长的缩影。2017年Dolce&Gabbana打造的“贵族少年”,2022年在银川岩壁穿流苏毛衣的“荒野少年”,再到如今巴黎光影里的“轻熟青年”。
当多数明星还在为借到高定礼服高兴时,王俊凯已经参与到创意设计里了——这次拍摄他坚持取消AI布景方案,紧急换成电影《爱在》的实景取景地,因为他相信“真实场景才能传递故事的温度”。
这种从被动展示到主动创作的变化,让《Vogue》等大刊都开始尝试“明星创意总监”模式。
顶级资源背后其实暗流涌动。听说LVMH集团内部竞标封面人选时,Balmain靠“巴黎地标拍摄权”拿下机会。
而2022年被说“广告款撞衫”的真实情况,其实是品牌合约要求“重点单品必须出镜三次”。
封面光鲜的背后,奢侈品牌股价因他官宣波动过3.1%,粉丝48小时就解锁了三里屯裸眼3D广告——这些数字默默说着什么叫“商业价值话语权”。
面对“登封太多会掉价”的质疑,王俊凯在采访里很平静:“数字是团队共同的勋章,但我更珍惜"演员王俊凯"被看见的机会。”
当大家忙着数封面时,可能忘了本质:从创纪录的金九少年到五登封的创作者,他一直践行那句话——“时尚的本质,是诚实表达”。
毕竟真正的含金量,从来不在封面数量,而在每次快门按下时,他是不是比昨天更接近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