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愚蠢,是在这3个方面,“耗尽”孩子的福分,还不自知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5-24 18:04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听过这样一句话:家运之盛衰,天不能操其权,人不能操其权,而已自操之。

换句话说, 一个家里,做父母的对了,子女自然也就对了,良好的家风就能代代相传,福气也会长久留存。

反之,父母若是肆意妄为,为人处世从不懂分寸,不懂自我约束,孩子的未来也会黯淡无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为人父母最大的愚蠢,就是在这3个方面,“耗尽”孩子的福分,还不自知。

父母琐事责备太多

曾在餐厅遇到一位妈妈训斥孩子:

“你吃你的,别东看西看的……”

“看你吃的一地都是,我让你拿个盒子接着……”

“你非要点,点的时候我就说你吃不完……”

“妈妈以后再也不带你来吃了……”

一旁的孩子低着头,心不在焉地吃着手上的食物。

明明是轻松愉快的吃饭时间,妈妈却一直盯着孩子,忍不住在各种小事责备孩子,和孩子较劲。

不要琐事上责备,并不是说不在细节上教育孩子。

责备本身既是一种负能量的传递,也是对孩子能量的消耗。

只是有些父母选择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并不是让父母在细节上放弃教育。

有些父母就在父母的苛责下长大的,不知不觉中又把这些传给了下一代。

我想起了《哆啦A梦》里的大雄,他在家里就是天天挨妈妈的骂,各种骂,学习不好骂、回来晚了骂、出门多了骂、家务没做骂、心情不好骂……

所以,当大雄要帮忙或者被欺负时,从来只找哆啦A梦,而不是找父母。

大雄的口头禅也是“反正我是……,所以我做不到也不想做。”

心理学中有词叫:习得性无助。

父母觉得孩子什么都做不好,于是帮他吃饭、走路、穿衣服,过度责备苛责孩子,从而导致孩子的挫败感。让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缺乏能量。

父母有接纳不完美的勇气,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和学习。

父母内耗太多

一个小男孩问妈妈:“妈妈,你工作那么辛苦,都是因为我吗?

妈妈说:“不是的,工作辛苦是因为工作是辛苦的,不管谁做都会很累。”

“就像妈妈买的山楂,是酸的,不管谁吃一口,都会觉得好酸。”

真心觉得这位妈妈的回答,充满了智慧。

一代人有一代人不容易,父母也会因为生活的压力、工作不顺而消耗自己的能量。

可这位妈妈把界限划清,她让孩子明白:有些课题是大人自己需要面对的,没有让孩子困在成年人的情绪里,反而向孩子传达生活积极、美好的一面。

有些父母,因为自己过得不好,就把自身的情绪、压力、焦虑都转嫁在孩子身上。

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消极思维,跟着父母焦虑、紧张,陷入一种绝望的情绪中。

如果你想养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那父母首先就要懂得摆脱自身的焦虑和内耗。

父母哭穷太多

哭穷,是一剂毒药,可很多父母却没意识到。

办公室有个00后小姑娘,她从小听得最多的话就是:家里没钱,爸妈养你不容易。

妈妈带她去超市,她盯着一袋1块钱的零食看了很久。

妈妈看到后,上来就教育:

“上超市不能随便见着东西就拿,一定要先看价格。”

“咱们家这个消费水平就在那里,不能跟别人比……”

超市人来人往,妈妈毫不留情地大声训斥着,骂她不体谅父母的艰辛,骂她不懂事。

或许,她妈妈并无恶意,她应该是想借机教育女儿,钱来之不易,希望女儿感恩父母的付出。

最终,如父母所愿,这个00后小姑娘一直体贴、懂事、听话。但长大后的小姑娘却总一种深深的“不配得感”。

面对别人对她的好,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欣慰,而是觉得“我不配”。

其实,面对孩子的正当需求,如果父母有能力满足,不如痛快地答应;如果暂时没有能力,那就坦荡告诉孩子原因。

孩子不被贫困捆绑,他们的内心才能富足而丰盈,对人生也会始终充满希望和自信。

都说什么样的父母,就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对此深以为然。

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对孩子的教育,基本就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走向。

所以要想孩子好,父母自己首先就得做好榜样。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