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徐超 通讯员 孔德月、王晨、吴青青、骆一琪/文图
为推动AI技术在教学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升教育质量,为学校的教育创新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5月21日,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德育与教师发展系主任左璜教授受邀走进中原区外国语小学,开展育人方式变革与高质量教学发展研究项目调研活动。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洪涛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以课例研讨的形式展开,三位教师通过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生动展现了AI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创新成果。
在六年级综合性学习《回忆往事》课堂上,教师朱文荣以一段回忆视频拉开教学序幕,唤醒学生们的校园记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借助AI开展探究性学习。AI技术为学生提供创意灵感,科幻、动漫等风格各异的时间轴,不仅梳理了六年校园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更融入了独特创意,展现出AI在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音乐教师骆一琪执教的三年级音乐课《桔梗谣》同样精彩纷呈。随着悠扬旋律响起,学生们在AI朝鲜族导游的生动讲解中,领略到朝鲜族文化与音乐的独特魅力。在编创拓展环节,学生们发挥创意,用体态律动模仿长鼓演奏,边唱边跳长鼓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英语教师王冰执教一年级下册Unit5 We are special主题课程,更是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各环节。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有效解决传统课堂难点,为学生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其中,AI评价系统成为课程一大亮点。学生完成对话练习后,AI能迅速从发音、语法、流利度、情感等多个维度进行精准评分,并给出细致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不足,也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了有力依据,有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课程尾声,教师利用Deepseek直观呈现全班学生在性格、特长等方面的“special”之处,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程主题的理解,更为后续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数据支持。
最后,左璜针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她谈到,人工智能推动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增强课堂互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充分彰显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与强大赋能作用。
今后,在中原区教育局的正确引领下,中原区外国语小学将继续紧跟区域教育发展步伐,不断探索AI技术应用及教师减负增效的新路径、新场景、新方法,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打造更优质的学习环境,为中原区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