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子变身工匠,4天实训翻越职场关,未来能有多大出息?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5-23 12:05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课堂上学公式,脑袋里全是数字和符号,可真正上手操作设备,才发现化工生产原来这么复杂!山东航空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的40名大三学生,最近在无棣县鲁北工匠学院体验了4天的实训。他们从书本走进车间,亲手摸设备,感受了一把从“学生”到“准工匠”的转变。

第一天走进车间,学生们有点懵。书本上的反应方程式,到了实际操作台上,完全是另一回事。调节阀门、控制温度、观察仪表,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一名学生说:“课本上学的是死的,车间里全是活的,得眼疾手快!”他们跟着师傅学,一个个步骤拆解,慢慢上手。4天下来,大家从手忙脚乱到有条不紊,算是摸到了门道。

这次实训,学生们接触的设备和流程,都是化工行业里常见的。他们学着怎么控制反应速度,怎么处理突发状况。师傅们在旁边盯着,随时提醒:“别光看仪表,耳朵也要听着点!”学生们发现,书本上的知识得跟实际结合,才能派上用场。比如,课本里讲的催化剂反应,到了车间得考虑温度、压力,还得防着设备出故障。

无棣县总工会是这次实训的“大后台”。他们想让年轻人少走弯路,早点适应职场。鲁北工匠学院跟当地企业合作紧密,课程设计贴近实际需求。学生们学的技能,直接就能用在工厂里。一位老师说:“企业需要能干活的人,我们就得让学生上手快、干得好。”这4天的实训,就是为了让学生从“纸上谈兵”变成“真刀真枪”。

实训不只是学技术,还让学生们明白了责任。化工生产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小失误可能影响整个生产线。有一位学生分享:“有次我差点调错阀门,师傅一把拉住我,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一刻我才懂,这行当真得用心。”这样的经历,让他们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鲁北工匠学院的负责人张宝元很有想法。他觉得,年轻人是未来的主力军,得给他们更多机会。他计划跟更多高校和企业合作,把实训课程做得更丰富。比如,针对无棣县的化工产业,学院准备推出新课程,教学生怎么处理新材料、怎么应对新设备。这些课程不光教技术,还会教怎么跟同事配合,怎么解决问题。

这群学生里,有人已经开始憧憬未来。他们说,实训让他们对化工行业有了信心。以前觉得工厂工作枯燥,现在发现其实挺有意思。一位学生笑着说:“看着仪表盘上的数字跳,感觉自己像在指挥一场大战!”实训结束,他们不仅带走了技能,还带回了满满的自豪感。

无棣县的化工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急需能干活的年轻人。鲁北工匠学院的实训,就是在给当地经济“造血”。学生们学到的技能,能直接用在生产线上。企业也乐意要这样的“准工匠”,因为他们上手快,安全意识也强。学院的努力,让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实训的4天虽然短,但对学生们来说意义不小。他们从课堂走进了车间,从书本走进了现实。很多人说,这次经历让他们更清楚自己想干什么。有的学生甚至开始规划,毕业后就留在无棣的化工企业工作,为家乡做点贡献。

化工行业需要更多有本事、有责任心的年轻人。鲁北工匠学院的实训,只是开始。学生们在这里迈出了第一步,未来他们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你觉得这样的实训,能不能改变更多年轻人的未来?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