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露露
5月13日,南宁市西乡塘区教育局在南宁市明天学校举办《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研讨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 提质走心强基”为主题,150余名大中小学教师围绕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展开深度交流。
韦丽老师进行《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课例展示。黄玲摄
课例展示:AI技术激活课堂创新
南宁市桃花源小学韦丽老师执教五年级《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借助AI导游“桂桂”带领学生“云游”各民族民俗,通过品尝特色美食、互动体验等环节,让学生直观感受民族文化魅力与其中蕴含的团结元素。南宁市明秀西路学校庞丹瑜老师以《共同开发建设祖国》说课展示,运用“一心·三研·五对接”模式,创设壮族数字人“小西”串联“拓疆域—建家园—促发展”议题,结合都江堰、平陆运河等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各族人民共建家园的智慧,提升合作探究能力。
罗娟老师主持“聚焦核心素养 提质走心强基”教材教研活动。黄玲摄
研课交流:大中小学教材衔接与策略分享
在微讲环节,西乡塘区教育局兼职教研员罗娟针对小学教材第一单元作深度解读,提出“情境化导入、任务驱动式探究”等实操策略,她的讲解深入浅出,不仅让教师们对2月份刚出版的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从实践层面给出了具有可操作的教学策略,为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精准指导。南宁市明天学校谢佩琳老师分享“一心·三研·五对接”模式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结合理论与案例指导教师把握教材逻辑。西乡塘区教研室教研员马升任从核心素养递进、内容衔接等维度,解析小学《中华民族大家庭》与初中《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材的螺旋式设计,并点评课例的创新性与实效性。
盘霄远教授分享广西财经学院民族团结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黄玲摄
专家引领: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体系
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盘霄远肯定活动成效,点赞教师对AI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探索,并介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实践经验,如专题研讨、社会实践等,为中小学深化教学提供思路借鉴。
此次活动通过课例示范、跨学段教研、专家指导,有效推动“AI+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的构架,助力大中小学教材衔接与教学提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注入新动能。(谢佩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