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鹏被限制高消费了。
之前他也透露过,如今的困难不只是4000w,去年年底裁员200人,至今还欠很多员工补偿金。
妻子海哈金喜直播,也说到家庭经济危机,全家正在搬到更小的房子,缩减开支。
镜头里孩子还在闹,很多人都在心疼她,说不幸入了李亚鹏这个大坑。
显然,李亚鹏的新创业,又失败了。
前阵子,他官宣耗时三年,研发投入上亿,做了“拎壶冲”茅台。
这个产品也是一如既往的玩情怀风格,ip用的也是李亚鹏曾经的经典角色令狐冲的谐音。
产品宣发期,他拍视频告诉大家,这款酒线下卖得特别好,通过不懈努力才跟产家拿到了货,年关将至的时候给粉丝们送福利。
但是市场反馈如何,都写在弹幕上了。
感觉李亚鹏真是“行业冥灯”,做啥黄啥。他的理想主义,不,应该说是自恋,毁了他。
回看他的创业经历,真是惨不忍睹:
大学时开广告公司,赔;1998年开互联网公司,赔;
2000年创办《婚礼杂志》,赔。
2001年,搞传媒公司做电视剧,黄了;2004年,和别人合开bar,黄了;
2005年,投“VIPROOM”夜店,黄了。
然后就是大家都有所耳闻的,跑去丽江搞雪山艺术小镇,背债4000万。
还有2022年,砸重金3亿做茶业,大动作包山,还跑去云南参加斗茶大赛,放出狠话要夺冠,结果在第一轮的时候因为茶饼上有虫壳,淘汰出局……
再殷实的家底,都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虽然说这样讲有点损,但王菲真是幸亏跑得早啊。
李亚鹏是打心眼里看不起演员这个身份的,他一直热衷于做一个有情怀的成功的商人。
(他给自己的演员身份打60分,给商人身份打90分。)
但他又是非常割裂的,没办法做到完全的超然和清高,大多数时候商业做不起来,就想着用演员、甚至用王菲的名头借势。
比如搞签名茶饼,无奈他的观众缘早就淡了,名人效应撑不起来。
再比如,在王菲生日前,在直播间唱《因为爱情》,然后要求现任妻子也开口唱一唱。
艺人下海经商的事儿,大家也没少听说,但像李亚鹏这样做得这么惨的,他真是独一份。
我感觉,李亚鹏之所以做啥都满盘皆输,关键还是在于定位不清晰,太自以为是了。
想挣钱,又对铜臭味感到不屑;想玩情怀,做作的同时又挣钱之心太明显。
这种矛盾,背后是他对自己面子、形象的过分看重,总想往自己想象中的“儒雅商人”人设靠一靠。
而吊诡的是,越重视这些,越显滑稽。
李亚鹏曾经分享过自己“上课抹泪”的经历——
老师让大家都做钻胯的动作,大家照做了,但李亚鹏觉得委屈,后来大家都在等他,他默默掉眼泪。
演员啊,给一个场景是啥就演啥,哪来的什么注重名节之说?
就这个细节,足以让人觉得,李亚鹏这个人挺“戏精”的,本质上还是抹不开面子,太爱自己了。
我是比较相信潜意识的力量的,李亚鹏给人的感觉,是他注重的东西,角度比较奇怪,他内心深处是面子大于钱的,所以很难真的挣到钱。
而他因为现实的问题,又常常会有“我得挣钱”的矛盾感。
或者换个角度来说,还得维持一个会挣钱的丈夫、爸爸形象,但这个是排在“儒雅商人”之后的。
这样一个自恋的人,为什么当年他又是很多大美女的“梦中情人”,南瞿颖、北周迅、天后王菲都愿意和他谈恋爱呢?
我觉得可能也是李亚鹏身上的大男子主义色彩,加上理想主义色彩,会让他在恋爱关系中无限接近大众的“优质男友模版”。
潜力股男明星,颜不错(年轻时候),擅长给女友提供情绪价值,比如花100w买王菲演唱会门票,给继女安排上学的事情。
这些他比较注重的“面子”上的事情,他都做到位了,不管对方是否真的需要,起码会让人觉得他考虑事情是比较周全的。
包括他的所谓的情怀,也很容易被恋爱中的女人,美化成一种浪漫。
周迅当年就说,李亚鹏是开阔、包容力很强大的人,满足了她小时候对于男人的幻想。
但真的走进了婚姻,李亚鹏的大男子主义又会变成“以我为主”,要求妻子稳守后方。
像海哈金喜想要直播赚点钱贴补家用,是不被支持的。
仔细想想也没毛病,因为一个貌美又贤惠的妻子,也是很多成功商人美满家庭的标配,这很可能也在李亚鹏的“体面模版”范围内。
我觉得无论到哪个年纪,人对自己的定位要是不清晰,他当下的状态、能量肯定不会很顺当的。
要什么东西,自己内心还在矛盾、打架,那种拧巴感真会反应在面相上,而且极大地阻碍一个人前进。
我比较认同杨天真说过的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要先承认自己的普通、平凡,然后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在各种境遇中做到积极主动地探索、体验。
而且明确,探索的过程中是要及时更新、梳理反馈的,去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才有成长的可能,而不是埋头用“我以为”、“我感觉”去做无效努力。
谁都说不清楚,浪漫和理想能值几个钱,当它们能够真正变现的时候,也早就超脱出了面子的问题了吧。
总之,还是得放宽心态,脚踏实地。
来源:黄小读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