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合理膳食助力健康体重——浙江省居民超重肥胖及其相关膳食因素监测数据》。
报告显示,浙江人又胖了一点点,不仅仅是成年人,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超重肥胖问题同样不容忽视:2024年浙江省中小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4.4%和12.8%,与2023年相比,超重率基本保持稳定,肥胖率略有上升。
不少家长都在发愁:该拿小胖墩们怎么办?
事实上,无非两件事——饮食和运动。
5月20日是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强调“吃动平衡、身心健康”。那么,如何才能吃动平衡呢?
12岁女孩次次体测不达标
3个月“管理”后减重12斤还长了个
当很多成年人走进减肥门诊,小胖墩们也被家长强行安利了。
杭州市拱墅区康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动健康(减重)门诊很受百姓欢迎,依托杭师大附属医院(杭州市体育医院)医联体资源,聘请体育和医疗专家,组成包括全科医师、中医师、护士、运动健康师在内的家庭医生团队,负责把好“准入门槛”,同时,与街道的老百姓健身房无缝对接,“运动处方”的完成度更高。而且,还建立了AI运动健康档案,根据体检体测情况,提供人工智能建议,医生通过门诊进行精确调整,建立个性化运动方案,居民通过这个小程序可以自主打卡记录运动情况。
门诊中有不少学生党。
12岁的晴晴(化名)看上去肉嘟嘟的,很可爱。1.53米的个头,体重108斤。单纯看数字,晴晴谈不上胖。让妈妈担心的是,她每年的体测成绩都不过关,后面将面临升学,所以计划着改善一下,“主要诉求还是个子拔拔高。”
带着这样的目的,母女俩找到了门诊负责人刘海霞。“学生党因为学业压力,加上发育阶段,改善身体素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改变饮食和增加运动,双管齐下。”
从问诊中得知,因为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晴晴的所有需求几乎都没有落空过:爱吃肉,奶奶每天都会额外给她开小灶;每隔三天,爷爷都会给她买炸鸡;家里的零食更是供货不断。“她呀,就是又馋又懒。”妈妈抱怨着。
知道“症结”,那就好办了。刘海霞建议,饮食上以优质蛋白为主,每天都要吃鱼、虾、奶,高脂肪类的食物戒掉;运动上每天跳绳几百个,空闲时候可以骑骑车,再配合点无氧运动,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
“处方”看上去简单,执行起来还是困难重重。晴晴想吃炸鸡的时候,妈妈只给她吃一口;下雨天不想运动的时候,妈妈陪着她一起在楼道里做操。“再努努力,到了夏天我们就能穿漂亮的小裙子了。”妈妈不急不躁,耐心地鼓励着晴晴。
没想到,三个月的坚持,晴晴真的瘦了,不仅瘦了12斤,个子也长了3厘米。“现在校服都要重新定制了。同学们看到她瘦了,都很羡慕的。”妈妈欣喜地说,因为一直“陪练”,自己也瘦了10斤,两全其美。
“隔代喂养,养出小胖墩的概率会相对较高。作为父母,还是要适时控制,做好配合,想要达到目的并不难。”刘海霞说。
吃饭有窍门运动有侧重
“三餐一床”生活化减重结果喜人
儿童肥胖危害深远,导致多系统健康损害、心理障碍及成年慢性病风险,并加剧家庭和社会负担,亟需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干预。
儿童有生长发育的需要,导致药物使用的限制,以及行为改变中需要诸多努力才能达成一定效果。
如何更有效又便捷地达到目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提出了“三餐一床”的生活化减重策略。“三餐”是指一天三餐均衡饮食,以粮谷类为主,减少精致碳水的摄入,提供适量的动物性优质蛋白,足量丰富的果蔬,在三餐之外不额外加餐。“一床”指睡前不吃东西,晚上好好睡觉,保护胰岛功能。小学生保证8-9小时睡眠,初高中生保证7-8小时睡眠。研究的初步结果是喜人的,119名肥胖儿童随访1年,体质量指数(BMI)平均每个月下降0.183kg/m2 ,脂肪百分比和内脏脂肪面积平均每个月下降0.6%和2.17cm2,空腹胰岛素和尿酸平均每个月下降12.51pmol/L和6.01μmol/L,肌肉量保持不变。
“事实上,儿童青少年期是减重的最佳年龄段,只要本人和家长能积极配合,基本上都能成功。”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马鸣主任医师说。
吃饭这件事上,她还透露了几个小窍门:减慢进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数、减小每口食物的体积、在餐间加停顿);餐前吃少量坚果;合理进餐顺序(先吃体积大的、后吃体积小的;先吃液体的,再吃固体的;先吃低热量的,再吃高热量的)。
临床营养科在日常宣教中,强调的是改变生活习惯。马鸣介绍,相比成年人,青少年没有那么“懒惰”,尤其和同龄人在一起时,可以增加身体的活动量,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次最好1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3次抗阻运动。她推荐快步走,划船,骑自行车,追逐跑,球类运动,跳绳,武术,游泳,舞蹈等;抗阻运动包括了拔河,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攀岩等。同时,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拖地、洗衣、整理房间等。“必须强调的是,运动还是要循序渐进,尤其是体重过重的孩子,可以从减少久坐和屏幕时间,快走和慢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