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殷商”明日开展!338件文物再现殷商辉煌文化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5-20 11:06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5月19日,“看·见殷商”展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展览汇集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338件(套),分为“有册有典”“青铜高峰”“居中衍大”“式范后世”四部分,全面展示殷商文化的辉煌灿烂。展览展期自5月19日至10月12日。

展厅设计体现文化传承

走进“看见殷商”展,玫红色和铜绿色构成了展厅的主色调。位于序厅的第一件展品就是胸口带有“子”字的陶人像,旁边为商王世系的图表以及殷墟甲骨。据策展人高红清介绍,姓氏是古代中国社会结构中血缘关系的标志符号,陶人像胸部刻的“子”字是商王的姓。以此作为首件文物,既代表着商代17世31王的传承,也体现了甲骨文发现对于殷商文明研究的重要意义。


胸口带有“子”字的陶人像


红色丝线赋予久远文明以现代空间表达想象

展厅在整体设计上也有巧思,位于中央的红色丝线串联着甲骨文字高悬于空,投影在下方的殷商地图上,高红清介绍,这种设计引导了整个展厅的视觉,保障空间视觉的通透性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明赓续过程中的生命力,并赋予久远文明以现代空间表达想象。“希望用这样的形式体现我们与三千年前的殷商文明血脉相连的关系。”

从中原腹地的河南,到华北、江汉平原的广大区域,‌商代青铜文化圈呈现“和而不同”的多元一体文明整合机制。展品选取了三星堆独具特色的面具铜人像、殷墟博物馆镇馆之宝亚长牛尊、江西省博物馆孤品双面铜人像等这些不同地区或区域的青铜展品,既体现了殷商中原文化主体性,又容纳了地方文化特质。“其中的代表性文物就是青铜尊和青铜罍,三星堆遗址就出土了与中原地区器型十分相似的尊和罍,虽然在用途上可能有所不同,但仍能看出南方地区与中原之间存在着一条文化相连的‘尊罍之路’”,高红清介绍。

牛尊等展品将限时“出差”


两件鸮尊隔空对望

此次展览中的重磅看点之一就是两对青铜重器——妇好鸮尊和青铜亚丑钺,两对文物自出土以来时隔近五十年再次聚首。展厅里,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藏的两件鸮尊各享一个展柜,两“鸮”相向而立,仿佛在隔空对望。这两件文物1972年出土于殷墟妇好墓,因内壁有铭文“妇好”二字得名。器身饰有繁缛纹饰,整体以雷纹衬地,蝉纹、双头怪夔、饕餮纹、盘蛇纹等交互使用。两件鸮尊形制、纹饰、铭文基本一模一样,重量和高度略有不同。


山东博物馆藏亚丑钺正反有铭文“亚醜”二字


国博藏亚丑钺没有铭文

另一对文物山东博物馆和国博藏的亚丑钺也在展览中“同框”。这两件商代青铜器都有浓浓的眉毛,圆圆的眼睛,上扬的嘴角,外加一排“城墙垛口式”的牙齿,活脱脱一张咧嘴大笑的脸。但两兄弟也有一些不同,山东博物馆的在圆耳下方正面和背面两侧都有正反面的铭文“亚醜”二字,这也是亚丑钺名字的由来。


亚长牛尊展陈时间为5月19日至5月25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览中还有一些展品是限时“出差”的。其中占据展厅“C位”的就是殷墟博物馆镇馆之宝——亚长牛尊。牛尊造型为写实的水牛,抬头伸颈,微张口,口内中空,背部微凹,上有长方形铜盖,整体造型精美可爱。牛颈部下方及器盖内壁有铭文“亚长”。展柜里摆放了一个长方形小镜子,观众可透过镜子看到其颈部铭文。

据悉,牛尊的展陈时间仅一周,为5月19日至5月25日。之后的5月27日至6月5日展陈文物为青铜手,该青铜器为半握的右手形态,略小于常人,手背上装饰了饕餮纹和眼形纹,手腕处的柄腔内残留有已碳化的木柄。6月17日至7月13日展陈文物为铜象尊,7月21日至8月24日展陈文物为孤品双面铜人像。展柜在这些限时展陈的文物之外,将由首博的备用文物接替“上岗”,想要参观特定展品的观众请注意展陈时间,以免跑空。

哪吒2原型文物集体亮相

此外,文物的活化利用是连接历史与现代的重要手段,“看·见殷商”展特别设置了《哪吒2》专题,以电影中所涉及的道具为线索,展出商周时期的文物原型,以启发观众如何创造性地古为今用,使文明传承不仅有精神内核,而且具有外在形式的、物的依托。

比如敖光劈开东海的“龙牙刀”,其主体造型就是商代青铜刀的形象,展品中的商代玉刀就是仿同时期的青铜刀所制,不仅纹路清晰精致,刀身两面还各雕刻六个鹦鹉状小鸟纹,展览特地为这把商代玉刀专门设置了独立展柜。

“还有电影中的结界兽造型,其实就取自三星堆金面罩人头像和青铜鹰形铃。”高红清介绍,结界兽手中拿的弯钩形武器原型则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虎纹钺,再搭配上城固县出土的特殊形制的青铜镰形器组合而成。

据悉,此次展览为收费展览,原票价80元/张。目前推出特惠票,票价58元/张,特惠票销售截止至5月26日。市民可登录【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微信小程序、【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首都博物馆】微信小程序、【首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入展览购票页面购买,每笔订单最多购买5张(含)展票。

交通提示

地铁出行:

乘坐地铁7号线的乘客可在“万盛东站”换乘通游专线23路;乘坐地铁1号线-八通线的乘客可在“土桥站”换乘通游专线23路;乘坐地铁6号线的乘客可在“北运河西站”换乘317路公交车,在“上码头路”公交站下车后步行约5分钟即可到达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自驾出行:

可以导航至北京大运河博物馆E区出入口,进停车场后在B2层的E区(162个车位)停车或F区(269个车位)停车;或者导航至北京城市图书馆B区出入口、D区出入口,相关停车区域包括B2层B区(157个车位)、C区(199个车位)以及D区(258个车位)。以上停车场距离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最近,收费标准为8元/小时。

可以导航至三大文化设施A区(313个车位)、H区(204个车位)停车场。以上停车场距离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稍远,收费标准为8元/小时。

还可以选择停在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停车场(步行约7分钟,130个车位,6元/小时)、城市绿心森林公园P12停车场(步行约8分钟,1045个车位,4元/小时,封顶20元/天)、城市绿心森林公园P7停车场(步行约15分钟,299个车位,4元/小时,封顶20元/天)。以上停车场距离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较远。

坐船看展:

从5月19日起,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新增二号码头至三大文化设施码头日航线路。可以从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中区)奥体公园二号码头上船,航行25分钟即可到达三大文化设施码头,下船后步行约25分钟到达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航线为双向对开,观展结束还可以从三大文化设施码头乘船返回二号码头。航线具体信息请登录“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服务平台”小程序查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晓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谦

编辑/张丽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