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赋能教学?5月18日,记者了解到,渝北区同茂小学校已在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课程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学习体验,并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
“我画的蝴蝶翅膀会发光!”近日,在该校美术教室,美术老师叶水心正在给四年级1班学生上糖画课。
叶水心先借助人工智能设备,播放糖画历史、制作工艺等视频,让学生先了解糖画的基本情况,随后让孩子们拿起智能温控糖画棒开始创作。“这种糖画棒将传统糖液做成糖棒,通过智能调节温度,让糖棒融化,不仅简单方便,还非常安全。”叶水心介绍。
▲5月16日,渝北区同茂小学,孩子们正做糖画。记者郑宇摄/视觉重庆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在画纸上绘制出各种图案,如蝴蝶、兔子等。“以前只是出去玩的时候看到有人画糖画,没想到在学校里还可以自己制作糖画。” 学生曾熙然边品尝自己制作的“艺术品”边说。
美术教室旁,悠扬的笛声不时传来。原来,在音乐教室里,学生们正在上课。
“拇指托于笛子下方,二三四指轻按笛孔,保持笛子平稳。”教室前方的屏幕上,正播放笛子的指法教授视频。“原来我的食指放错了。”看着屏幕上展示出清晰的手部动作分解图,杨蕊睿恍然大悟。
音乐老师林正聪也穿梭在学生中间,手把手地纠正姿势。“吹笛的手法和气息都很重要,我在讲台上做示范,很多孩子会看不清具体细节,于是我根据班上学生的学习进度,剪辑成这个视频,效果还挺好。”林正聪介绍,课上还会利用AI技术生成各种风格的模拟伴奏,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演奏氛围。
▲5月16日,渝北区同茂小学,孩子们正在练习吹奏笛子。记者郑宇摄/视觉重庆
除美术、音乐外,AI也融入了数学等学科。四年级三班的40余名学生前不久就在人工智能AI实验室里上了一堂特别的数学课,老师邱冬先展示了一张记录着“传统节日习俗知晓度”的表格,表格上有春节贴春联、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饼等,每个节日后都标注着班级学生对这个习俗的了解人数。“今天我们要用AI这个神奇工具,让这些数字‘活’起来!”邱冬提出“如何更高效对比两组数据”这个问题,孩子们则打开AI智能应用软件,上传文件、输入指令、点击发送,短短一分钟,“数据魔法”就启动了,很快,班上所有同学都通过AI软件将枯燥的表格数据变成了立体柱状图。
▲5月16日,渝北区同茂小学,孩子们正学习Ai智能课程。记者郑宇摄/视觉重庆
“AI能把数字变得这么有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原来这么酷”……看着这些柱状图,孩子们纷纷惊叹。邱冬则迅速检查了学生们反馈的统计图,引导学生分析差异。
“学校自2022年建成投用以来,依托28个功能教室,积极探索各学科教学与AI融合,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孩子们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同茂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游佐伦介绍,学校将借助智能设备,进一步建好功能教室,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