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优化”的陷阱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5-18 14:04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从信用卡,到微粒贷、借呗等互联网小额贷款,如今消费贷这种普惠金融工具,正被人们熟知并使用,但一些不法者,则借此制造起了陷阱。近日,上海警方连续侦破多起不正当反催收和信用卡诈骗的黑灰产案件。犯罪团伙假借律师事务所的名义招揽客户,利用伪造证明材料、反复恶意投诉金融机构等方式,要求金融机构对信用卡逾期借款、不良网贷进行延期、免息,这些陷阱背后藏着怎样的猫腻?

今年3月,有金融机构向民警反映,发现有多名借款人的逾期资料存在异常。

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经侦支队民警庄晓康指出,警方发现大量涉及伪造困难证明、医疗证明的案例,借款人虽分布全国,但通过数据比对发现,以客户名义向银行申请延期的代办业务员实际集中于同一地点,且为固定几人操作。经过警方侦查,一个以 为借款人进行债务优化为名,通过伪造证明材料,诈骗金融机构资金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2023年1月,在上海开饭店的史先生,从正规网贷平台借款的4万元到期,但因为资金周转不过来,一时又还不上这笔钱。史先生表示,因母亲患病不愿让家人担忧,自己陷入焦虑且不敢向家人透露实情。

正在头疼时,一则这样的“债务优化”广告吸引了史先生。“金牌律师专业靠谱,减轻您的还款压力。”

联系上后,这家所谓的“律师事务所”表示,会为史先生设计一个停息挂账的方案,代他向机构申请延期还款,而这正是牢牢拿捏了这些借款人的心理。犯罪嫌疑人王某供述,负债者因担心接到银行及网贷平台催收电话,既不敢主动联系也不敢接听,由此产生信息差。实际上,他们若直接拨打平台客服电话即可协商还款方案。

史先生以为能帮到自己的这个所谓律师团队,实际上就是一个以法律咨询为幌子的金融黑灰产犯罪团伙。

经查,该团伙与律所无任何关联,其成员均无法律从业资质,仅租用某律所二楼的两间办公室作为据点。他们提供的所谓“债务优化”服务,其实就是冒充客户,简单粗暴的反复恶意投诉金融机构,逼迫机构同意重新协商还款协议、或减免贷款本息,也造成金融机构的直接经济损失。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支队民警陈顺昌表示,虚假或不实投诉,会挤占金融机构正常解决问题的渠道与资源。

为了达成恶意投诉的目的,他们甚至唆使史先生 去造假所谓的家庭困难说明。

史先生提到,犯罪团伙唆使其通过电线杆小广告联系刻章人员,并拍摄村委会门头照片以仿制假公章。还要向史先生这样的求助人,收取高达借款金额10%的费用。

犯罪嫌疑人王某供述,部分客户在其协助办理还款方案后数月便失联。对此,庄晓康表示,对经济拮据的借款人而言,此类行为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4月,主犯孙某、王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据查证,该团伙共伪造了90余名信用卡、网贷逾期人员的各类证明材料,涉案金额460余万元,从中非法牟利50余万元,造成金融机构100余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警方介绍,类似这样的犯罪,通常从前端广告引流开始,就暗藏陷阱。犯罪团伙以“减免息费”“征信修复”“债务优化”等关键词为诱饵,吸引金融消费者入局。

有人上钩后,犯罪团伙就会营造焦虑,让借款人一步步踏入陷阱。借款人不仅要支付高额服务费,如果自己参与假材料制造的,还存在法律风险。同时,因为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全盘泄露给了犯罪团伙,还会被这些人用于其他作案。

对于这样职业化、链条化特征明显的金融黑灰产案件,上海警方始终采取高压态势,全力打击。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郭新铭表示,警方通过信息共享、联合研判及线索移送等融合工作机制,重点提升贷款、信用卡、保险等领域可疑交易的监测能力,坚持“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坚决斩断金融犯罪链条。

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经侦支队支队长杨馨炜提醒消费者,若因贫困、疾病等真实困难导致债务问题,应主动与金融机构沟通协商,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切勿轻信所谓“专业债权”处理机构,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组织策划的“职业中介”、严查支持勾连的提供虚假鉴定、报告造假等“专业帮凶”、深挖源头执行的“行业工具人”,彻底瓦解犯罪基础,持续挤压金融黑灰产不法团伙的生存空间。警方同时提醒,市民群众要养成良好的用卡习惯,不要过度依赖透支消费,背负了超出其偿还能力的大额信用贷款,坚持“量入为出”的科学消费观念。

看看新闻记者: 毛鸿仁

编辑: 刘奕达,张予洋

责编: 李鹏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