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评:浙商有多么会“抢”,重庆这几个故事你未必知道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5-18 12:03
中关村国际人才会客厅 - 运营部

据重庆日报今天刊载的一条新闻,目前,35万浙江人在渝创办各类企业和工商户约5万家,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约4000家,涉及100多个行业,累计投资总额超6000亿元,累计纳税600亿元。

这是一组令人唏嘘的数字。坊间有一个说法:在重庆解放碑朝天门一带做生意的,一半是浙江人。这种说法难以证实,但笔者在解放碑上班期间,发现从中兴路经新华路到朝天门一线,经营五金、印染门面的老板,的确大部分操着浙江口音。

浙江人到底有多会抢商机,传统的商贸、制造业就不再说了,今天笔者给大家摆一摆他们与陆海新通道的故事。这条国际大通道是由重庆发起的,其运营组织中心也在重庆。换句话说,在重庆做陆海新通道的生意,那是机会多多、财运亨通。

浙江人是如何立足重庆做“通道”生意的呢?我们看看几个典型浙商企业在重庆的故事。

第一个,传化集团。这家浙江企业在渝投建了一个公路港项目,其卓越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建设了一个大型的物理货运场站,而在于它成功地将先进的数字技术与复杂的内陆山地物流场景深度融合,为破解区域性物流瓶颈提供了可复制的独特方案。

具体点说,面对重庆山地多、传统公路物流散乱且成本高昂的痛点,传化公路港并非简单整合资源,而是引入了“物流大脑”——一个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智能调度与管理系统。这使得它能实时优化车辆匹配、规划最优路径、减少空驶,从根本上提升了物流作业的智能化水平和组织效率,这是传统物流园区难以企及的。通过智能化,传化集团构建了竞争壁垒,先入为主抢占了市场,这就是浙商的敏锐。

第二个,是蚂蚁集团。你用的支付宝,就来自于它。蚂蚁源于阿里巴巴在重庆注册的小额贷款公司,为什么选择重庆,因为这里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所得税税率是15%,远低于东部地区。蚂蚁提档升级,就有了现在的蚂蚁集团,目前它的年消费贷款额在2000亿元以上,在行业中遥遥领先。

蚂蚁,如何做陆海新通道生意?主要是探索“链上自贸”,为数字经济跨境流动提供安全通道。 通俗地说,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浪潮下,数据的安全、合规、高效流动是发展数字贸易和数字服务的前提。蚂蚁集团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信、可追溯、可监管的解决方案。

蚂蚁在重庆的探索,可以说为国家层面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治理贡献了“重庆样本”,是开放环境下生产要素内涵拓展并驱动产业向更前沿领域转型的生动写照。

第三个故事,是圆通速递。这家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快递企业,通过推动“虚拟双港”,实现跨区域制度协同与效率提升。具体说,圆通速递联动重庆果园港与浙江义乌港,推动“虚拟双港”机制,核心在于实现了两地海关监管互认和信息互换。这种跨省域的制度一体化创新,打破了行政壁垒,极大提升了“渝甬”班列等陆海新通道的运行效率。

浙商瞄准陆海新通道做生意,从小处说,是从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抢占先机,从大处说,则是苦心经营投资所在地的城市,与城市共荣共生。

对于后者,笔者稍微解释一下。就拿重庆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产业转型来说。重庆工业虽有体量,但在产业链高端化、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面临挑战。地理上,深居内陆,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对外经济联系的便捷性不足。这些都是产业转型的现实瓶颈。陆海新通道的充分利用,可以带来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高端生产要素的流入,同时引入外部竞争,倒逼本地企业提升技术水平、管理效率和创新能力,推动制度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从而打破地理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让重庆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篇幅有限,不容赘述,总之,感谢浙商,愿他们在重庆发展得越来越好。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