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让教育更精彩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5-17 18:05
企业头条 - 宣传部

  “智能时代,如何构建新的教学范式、教学内容和教育治理体系?”5月15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数字教育发展与评价”平行会议举行,中国教科院院长李永智一开场就开宗明义抛出了这个问题。

  会议上,中外嘉宾为数字技术如何推动教育发展与评价贡献真知灼见。

  趋势

  “今年春节我回老家,我的父母一定要在手机上安装某购物软件,他们从上面买到了物美价廉的橙子。”中国教科院数字教育研究所所长曹培杰分享的一段经历,让不少参会者会心点头。

  “购物平台让农村老人足不出户也能买遍全球,推动了经济的数字化转型,那么数字教育平台也必然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曹培杰表示。

  从多国嘉宾的主旨报告中,可以更加明显地感受到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

  伊朗于2024年发布国家人工智能文件,在推动治理、夯实科研基础以及教育、卫生、安全、环境、文化等领域起到关键促进作用;在斯洛文尼亚,研究发现90%的教师知道人工智能,并有四分之三的教师认为人工智能将会改变教育……

  “我们看到,学生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克服学习难点,教师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课堂、改进教学。”经合组织(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副主任斯蒂芬·文森特-兰克林表示,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一定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教与学。

  应变

  与会者从不同角度分享探索经验。

  “Mad for AI,翻译成汉语意思就是‘为人工智能而疯狂’,这是我们面向高中生开展的人工智能兴趣班。”西班牙国家研究理事会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菲利普·玛尼亚介绍,西班牙通过在中学开展兴趣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基本知识等,助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让数据为每一个不可预见的成长赋能。”湖北省教科院副院长王一凡介绍,湖北省推动中小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改革,构建了旨在支持个体顺性发展、学校效能提升与区域系统协同的综合性评价网络。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介绍,2024年,浙江大学成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成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学校还通过出版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材、培训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师资等方式,让课程真正落地。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局长杨珺则带来区域经验。南山区从素养筑基、教学变革、生态汇创、机制护航四方面,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规模化普及。

  现场聆听,教育科技企业洋葱学园负责人王斌有所领悟:“AI赋能教育评价的关键不是考什么,而是如何让每个孩子被看见。”

  聚力

  “磁悬浮列车为什么可以悬浮?”视频中,学生向人工智能助手提问后,很快得到了答案。

  “这是一个真实案例,展示了教师如何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教学。”李永智说。会上发布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智能导师”原型,让人眼前一亮。

  该原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研发项目支持,中国教科院牵头,科大讯飞、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依托国产大模型开发。

  集多方合力形成的成果不止于此。会上,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GDEI)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是由中国教科院研制推出的综合性评价指数,评估各国数字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此次成立委员会,意味着该指数相关研究有了更强大的智囊团。

  中国教科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副所长祝新宇说:“此次大会发布的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2025基于多模态证据评价,国家更多、指标更全,将为智能时代的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提供有力参考。” 本报记者 林焕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