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人可以不吃牛肉面,但不能没有这碗“省菜”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5-16 18:03
开说 - 企业数字化部

来源:地道风物

没吃过烩菜

等于没到过甘肃

说起食在甘肃,你会想到什么?

是近年来火热的麻辣烫,还是辣子敞亮,筋道无比的牛肉面、浆水面、揪片子?是金黄脆香的馍馍饼饼?还是大盘大盘热气腾腾的手抓、烤肉?

这些热辣鲜香的美味,是甘肃美食的“面子”,一碗热气腾腾的烩菜,才是甘肃美食的底子

肉块丸子铺满,萝卜洋芋打底,调上红润亮堂的油泼辣子,这样的烩菜吃一碗“攒劲”一天;“一碗馒头萝卜菜,不是拜堂就是升天”,甘肃人的红白大事上,烩菜必不可少;逢年过节时,烩菜又以“装个锅子”的形式华丽变身,一个锅子,足以撑起全家欢聚。

一碗烩菜,更是甘肃各地风物的集大成者——从陇中,陇东黄土高原上的花式杂粮粉面,到甘肃南部的柳芽、蕨菜等应季野菜与当归、党参这样的名贵药材,再到河西走廊盛产的鲜美牛羊肉,一口大锅,无所不烩。如是这般,才能造就这一碗真个香、唏嘛香、糊涂香(均为非常香)的甘肃“省菜”!

01 流水席上造“分子料理” 黄土高原上的烩菜有多隆重?

陇中、陇东的黄土高原,是甘肃的枢纽地带,也是甘肃的饮食风物汇聚之处。在这里,烩菜可远不止是一碗洋芋萝卜、白菜豆腐,而是兰州头肴汤,定西鸡肉粉汤,临夏水粉烩菜等席面上有名有姓的压桌菜。

若是在甘肃乡间碰见熟人,见面打招呼说句“走,吃碗儿菜/萝卜菜/汤汤菜走”,不用说,这又是谁家在过红白大事了。最地道的烩菜,便也藏在热热闹闹的流水席里。

人头攒动的乡间大院里,长桌一字铺开,码成小山的萝卜丝丝、白菜梆子,泡得透亮的洋芋粉条等食材琳琅满目。三角灶上炭火熊熊,最显眼的莫过于那一口“滋啦”声响个不停的大油锅,大师傅大勺大勺捞出金灿灿的炸豆腐片,焦黄色的洋芋丸子,以及咖色的夹沙。它们,正是甘肃人将特色食材拆解、重组,造就的风味古老,理念创新的“分子料理”。

夹沙最为独特,也就是所谓的“袈裟肉”,因黄色的蛋皮包裹着咖色的肉馅,很像袈裟的颜色而得名。它又被称为千刀酥,可见其制作工艺复杂,看似寻常的猪肉、牛肉、羊肉,或用花椒增味,或以孜然、茴香等香料去腥解腻。蛋皮外裹,肉馅铺底,先蒸后炸,细细切成长条,洒上葱花,金黄嫩绿,一块块铺在大碗大碗的烩菜之上,正成为流水席上的闪耀配角。

另一类典型的烩菜“分子料理”,则是碳水们的七十二变。豆类、杂粮,乃至普通的白面,都可以被水点化,变为烩菜里的软糯凉粉,或是吸饱汤汁的面丸子。甘肃人的“饭桌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更可以变幻出洋芋丝、炸丸子、流汁宽粉等多种形态,最独特的莫过于现场擀制的手擀粉,在烩菜出锅的最后一刻扔下去,涮一涮即可爽吃,口感顺滑无比。

甘肃烩菜,还有一手化整为零的绝活。将如上匠心打造的食材,单独以烩这种古老的饮食技法烹制,更能突出单一食材的本味,再按碗分装一同端上桌,便也成就了甘肃各地席面上“八大碗”“十三花”之类,热热闹闹的蒸菜、汤菜集合。

走出流水席,黄土高原上的甘肃烩菜,还有一种升级版,那就是“装个锅子”。对于甘肃人而言,暖锅正是一种“大烩菜”,尤其在甘肃中部的各大市州衍生出众多流派。

锅子的大致结构颇为相似,都是顶上铺叠炸货与肉类,下层有洋芋萝卜豆腐作为支撑。但各地的特色食材,才是锅子的点睛之笔。临夏河州暖锅有耐嚼的水粉,定西暖锅里藏着中国北方唯一的火腿陇西火腿,平凉、庆阳的暖锅,更是一场充满了酥肉、炖肉、烧肉等肉食的盛宴。

这样的锅子,再配上几样装锅子过程中伴生的炸酥肉、拌凉粉、烩豆腐等凉热菜品,足以撑起一桌宴席的起承转合,“烩”之一字在甘肃美食中的份量,可想而知。

02 浆水、柳芽、当归皆可烩 甘肃南部的烩菜有多野?

走出黄土高原,来到绿水青山的甘肃南部。如今虽已是暮春时节,这里的菜市场上还是满目青绿——清香的核桃扭扭、微苦清新的柳芽、带有几分麻香的花椒芽、滋味绵长的黄花菜,众多特色野菜,都可以成为当地烩菜里的别样点缀。一种种嫩芽过水除涩,清清爽爽,搭配丰盛的肉食,可谓天作之合。

若是在秋冬时节来到甘肃南部,你又可以吃到另一种时令限定,这就是经由焯水、揉盐、阴干等众多技法后,口味更为浓郁的干菜。

进入烩菜的干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时光凝聚成的鲜味极致。譬如蕨菜、椒芽,看似乌漆嘛黑,貌不惊人,入口却是鲜爽可人,口感丝滑,如沐连绵春雨;另一类,便是萝卜、豆角等寻常蔬菜制成的干菜,看似寻常,却样样擅长吸饱汤汁,最能突出甘肃烩菜的风味底子——高汤。

除了作为食材,各类野菜还是当地烩菜最好的调味品。最有名的调味品,便是如今以奶茶、雪糕等魔性吃法出圈的网红食物——浆水。蒲公英、苜蓿、苦苦菜等野菜都可调制浆水,百菜百味,也为烩菜风味带来无限想象。浆水大市天水,就有着特色的浆水烩菜与浆水暖锅,时令不同,吃法不同,春夏时节主打蔬菜与豆腐,清新可口;秋冬时节则满配肉类与丸子,一口下去,能量满满。

众多山珍,同样为这里的烩菜画龙点睛。羊肚菌这样在外地按盅起点的高端菜品,在这里却成就了寻常烩菜的浓鲜。陇南、甘南等地的人家,做烩菜另有风味秘籍。当地高山山区盛产特色药材,只需一点点当归、党参等药材的须须,烩菜便满满是浓香的药味,吃起来更是回味悠长。这,正是甘肃南部山区居民靠山吃山的智慧所在。

03 硬核碳水配牛羊 烩出大漠孤烟的豪迈

吃罢滋味清爽的甘肃南部烩菜,参加了朴实又丰富的黄土高原流水大席,来到联结万里西域的河西走廊。祁连山下,冰川融水流淌出一片片水草丰美的绿洲,成为牛羊的天然乐土。甘肃人的“省菜”烩菜,便也呈现出更为雄浑厚重的气质。

在河西走廊东端的城市武威,人们在烩菜里加青豆凉粉、拿肉馅制成发菜卷,风格与陇中一带城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到了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敦煌等地,烩菜便更多带上了游牧与农耕交错地带的融合风情。

一碗在敦煌早市上需要大排长龙去吃的羊肉合汁,正是此地烩菜代表。一个“合”字,点明了这一美食的混搭风格。看遍戈壁滩风光,喝着雪山融水的敦煌碱草羊,源于陇中地方的丸子、夹沙,都在飘着翠绿葱花香菜的汤头里“合”出好味道。吃羊肉合汁,少不了一张烙得焦黄的饼。饼泡进汤汁的古老吃法,简直是对敦煌壁画上“吃饼人”形象的经典致敬。

在河西走廊吃烩菜,还能完全满足你对大漠孤烟,江湖豪迈的想象——走进当地饭店,有可能见到阔达一米的大锅,锅里洋葱、土豆、青红椒打底,映衬着大块大块的羊肉、鸡肉,“肉海”之上,又堆叠起一座高耸的“花卷馍山”。

这,便是河西走廊上,由烩菜技法衍生出的经典美食——AA垫BB。经典吃法如金昌羊肉垫卷子、张掖鸡肉垫卷子,自由创新如牛肉垫饺子,每每汤汁收得正浓,大盘端出,大口吃肉,大口吃碳水,真可以说是定义了甘肃美食的江湖豪气!

烩菜,甘肃“省菜”,火热了三餐日常,也是陇原物产的最佳舞台。游子们走出甘肃,往往少不了背一袋夹沙、丸子,带一包干菜、粉条,或做成一碗香浓的萝卜汤汤菜,或在招待亲朋好友时,烩出一锅人人称好的全家福。这一碗“省菜”,正将几抹乡愁,烩成了浓浓的家乡骄傲。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