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器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是不是影响日系车销量的根源?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5-16 17:03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在讨论分析日产(Nissan)汽车现状和销量的时候,有一些网友称日系汽车输就输在无级变速器上。

同时也有一些网友不认可该观点。

无级变速器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变速器,又真得有这么差吗?

 

CVT特点解析

今天就来讨论这个技术话题,分析的基础是维护成本;无级变速器的缩写是CVT,是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的缩写,翻译为连续可变传输变速器。这种变速器在燃油车使用的各类自动变速器里是非常特殊的,不论是AT/AMT/DCT变速器在改变传动比(换挡)时都需要中断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连接,在给变速箱齿轮减速之后才能完成不同齿轮的分离与啮合。但是无级变速器在改变传动比的时候是不需要中断动力的,所以才有了连续可变传输的定义。

来看一张图片:

 

这是无级变速器最核心的部分:

  • 锥形轮×2
  • 钢带或钢链

最早的无级变速器用的是皮带(合成橡胶材质),现在的踏板摩托车也还在用这种材质的皮带;不过由于合成橡胶带可承受最大扭矩很有限,而汽车又需要发动机具备大扭矩,所以汽车用的无级变速器都用钢带或者钢链。

其改变传动比的方法很简单,两个锥形轮会同步进行压缩或扩张;锥形轮的中间是斜面,扩展的时候就会让钢带往内收,等于齿轮由大变小,反之把钢带往外撑则等于齿轮由小变大。

 

通过上述图片可以理解无级变速器改变传动比的原理,而这种变速器的缺点就在其特殊的换挡结构之上。锥形轮和钢带是贴合的,改变传动比的过程中会存在对两者的磨损;存在磨损则决定其使用寿命不会很长,而且摩擦传动的基础也决定其无法承受过大的扭矩,否则还是会打滑或出现更大程度的磨损。

 

关键点:

无级变速器的设计使用寿命没有准确数值,但在车辆行驶十万公里以后,出现钢带或锥形轮磨损导致变速器总成需要更换的车辆比比皆是。

其真实使用寿命没有固定的标准,设计使用寿命的对应公里数也基本没有公开资料可查。究其原因还是使用寿命整体偏低,可是这种变速器往往是只换不修,因为维修的技术难度又偏高;那些“翻修总成”是需要按照完善流程进行修理的,单个维修的成本偏高,对于车主而言意义不大。所以说日系汽车输在无级变速器之上倒也不算过火,毕竟只换不修即决定维护成本过高,更换变速器总成的费用少则万元左右,高则超过十万元。

而当一台家用汽车行驶超过10万公里的时候,车龄普遍很高;届时车辆的评估价值可能还没有变速器总成的价格高,此时是换还是不换呢?真正将车辆用到这种程度的车主,最终往往是低价处理车辆罢了。

 

日系汽车的窘境

选择日系汽车的初衷主要是为节油,节油说白了就是为了省钱;使用无级变速器确实可以更理想的控制耗油量,可是用车过程中省下的燃油,其价值远远抵不上更换变速器总成的费用。

这就像是一些电动汽车用户更换动力电池组时的心情一样。

可以说除非无级变速器总成有终身质保,且保障包括磨损导致的故障;否则用这种变速器的汽车确实没有使用AT或湿式双离合(DCT)变速器的汽车更有吸引力。而纯粹为了节油的话,现在又有耗油量更低的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汽车,使用无级变速器的汽车面对这些车辆已经无法体现出能耗优势。

 

至于平顺性优势更是不存在,因为无级变速器毕竟还要改变传动比,而直驱类的混动汽车和电动汽车是直接通过电动机输出功率调速,是不用换挡的;至此可以说无级变速器确实不再有任何优势,剩下的只是缺点。

 

至于曾经使用无级变速器的日系汽车之所以能大受欢迎,原因与其产品售价普遍略低于同级别德系车或美系车有关;可是现阶段的汽车价格竞争已经把所有车系都卷了进来,德系车和美系车的价格不再比同级别日系汽车高,国产新能源汽车也已经实现主力车型的油电车同价,所以销量的下滑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日系汽车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无级变速器也将会随着日系汽车的没落而逐渐成为过去式。

日系汽车的唯一突破口是加速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与自主品牌争夺市场份额。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