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求知的 四个关键|“理响千字文”专栏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5-15 09:10
企业信息化服务-企业CBD - 市场部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

  潘明阳  

  立世以立身为先,立身以立学为本。学精则心慧,心慧则志坚,志坚则身固,身固则诸事可成。学习之境,庞杂多样,对象不同,气象有别——有人视之如暖春,润物无声;有人视之如炎夏,骄阳似火;有人视之如静秋,天高云淡;有人视之如寒冬,冰天雪地。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况味。但是,相虽多形,道恒不变。学习之道,在进、谦、静、勤四字,如此方能志而成学、学而广才。

  知难而进,克服畏难情绪。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颜真卿在《劝学》里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学习求知,当立发愤图强之志,当有闻鸡起舞之气。草不屈石坚,方可成春绿;叶不畏时疾,方能笑秋风。对于弱者,困难像是无法跨越的绊脚石;对于强者,困难却是不断进步的垫脚石。求学之道,不能因畏而止步、怕难而退缩。否则,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终不得要领、难以精进,容易陷入“一事难,万事难”的泥潭,更谈不上开辟“一事通,百事通”的境界。

  怀谦而行,克服自满情绪。杯满则溢,月满则亏,人满则骄。为人处世需藏锋敛迹、抱朴守拙,学习求知更需谦逊低调、虚怀若谷。纵观历史长河,缥缈岁月间,因宠而贵,因贵而富,因富而骄,因骄而亡命的,何其之多!观之犹惧,闻之足戒。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人生在世,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不管名声有多显赫、地位有多高贵、家财有多丰厚,任他世事变迁、沧海桑田,都不能滋生傲慢之情、失去谦卑之心,而应当保持谦逊做人、低调行事的格局,做到不迷失自我、不忘记来路。很多时候,谦逊低调,看似降低了自己,其实升华了人格。

  修静而为,克服急躁情绪。心平则气静,心浮则气躁,气躁则学不至深、学不易成。常言道,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定属大智。急躁之人,如烈火,遇物即烧;似野马,纵川必奔;若微尘,临风就散。学习求知,最忌讳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企图一招制胜、一步到位,而应涵养“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的境界。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凡事操之过急,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学习路漫,宁缓毋急,宁近毋远,宁低毋高,宁拙毋巧。唯有厚积薄发、循序渐进,才能实现积量变到质变、积跬步致千里、积小胜为大胜。

  持勤而作,克服懈怠情绪。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点滴学问、分寸笔墨,皆源于勤奋、出自苦练。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为政不勤,则社稷不兴;从商不勤,则钱财不进;务农不勤,则仓廪不盈;求学不勤,则修业不精;习武不勤,则招数不灵。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任何时候,只有下得苦功夫,才能求得真学问,只有耐得寒冬冷,才能闻得蜡梅香。

  (作者系长沙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