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小票根”撬动“大消费”,“交通+文旅”解锁消费新活力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5-13 14:04
社保公积金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夏日来临,我国多地迎来文旅热潮。“交通+文旅”等跨界联动营销效果明显,带动假日经济热度不断升温。“以票换票”,景区与铁路部门联动营销。

消费市场活力涌动,而“交通+文旅”跨界联动的创新模式成为一抹亮色。从江苏吴江的“以票换票”到常州音乐节票根的“万能钥匙”,再到上海博物馆的“空中博物馆”,一张张“小票根”撬动文旅消费市场,“交通+文旅”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为游客带来实惠与新奇体验,更通过资源整合与场景创新,为假日经济注入新动能。

“以票换票”,交通流量变文旅留量的“精准引流”。在江苏,吴江黎里古镇的“以票换票”,让“交通+文旅”联动的典范。游客凭7日内抵达吴江的高铁票即可免费领取景区联票,并享受购物、住宿、美食等叠加优惠。小小“票根”,直接打通了高铁客流与古镇旅游的“最后一公里”,将原本“过境游”的旅客转化为“深度游”的消费者。而且,以高铁带动旅游“出圈”,精准地“引流”有力提升了古镇知名度,更通过住宿、餐饮等二次消费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实现了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铁路部门正在与文旅企业的数据共享与需求对接,让高铁客流成为文旅消费的“活水源头”。

票根经济,从“门票”到“消费券”的场景裂变。常州“一张票玩转一座城”活动则展现了“票根经济”的场景裂变能力。太湖湾音乐节票根不仅是入场凭证,更成为覆盖住宿、餐饮、娱乐等多元场景的“消费券”。乐迷凭票根可在环球动漫嬉戏谷等超百家商家享受折扣,甚至延伸至露营、研学等新兴业态。“一票多能”的设计,将音乐节的短期流量转化为全域消费的长尾效应。据统计,活动期间参与商家营业额不断提升,其中餐饮、住宿类商家增幅尤为显著,文旅消费的边界正在被打破,通过票根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江苏实现了消费场景的“乘数效应”。

跨界创新,从“地面”到“云端”的体验升级。上海博物馆与东方航空合作的“上博号”彩绘飞机,则将“交通+文旅”的融合推向了新高度。飞机座椅头垫、小桌板等位置呈现青铜器图案,旅客在万米高空即可感受“空中博物馆”的独特魅力。文旅融合持续“上新”,为旅客提供了差异化体验,更通过文化IP的植入提升了航空出行的附加值。眼下,文旅融合已从地面服务延伸至空中场景,通过沉浸式体验设计,让交通工具本身成为文旅消费的“移动载体”。

协同共治,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的未来路径。“交通+文旅”模式的成功,本质上是多方协同共治的结果。国铁西安局延安站与当地文旅局联合推出的凭票观剧优惠,正是政企联动的缩影。然而,当前模式仍存在数据壁垒、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未来需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交通、文旅、商业数据共享,构建“交通引流-文旅体验-商业转化”的闭环生态。例如,可借鉴常州经验,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票根核销、积分兑换等功能,提升服务效率;或学习上海模式,打造“交通+文旅”IP矩阵,形成品牌合力,让“小票根”持续撬动“大消费”,为经济复苏注入持久动力。

“交通+文旅”跨界融合,加力消费模式创新,推动治理思维的升级。不久后,在资源整合与场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传统行业也能焕发新生机。当高铁票、音乐节票根、飞机座椅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入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消费活力的释放,更是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协同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让人悦其行畅行鱼米之乡。(杜斐)

【来源:连云港传媒网】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