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质衬衫与粉色公文包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5-13 09:08
企业头条 - 宣传部

本文转自:今晚报

●小说中的衣食住行

丝质衬衫与粉色公文包

  恐怕很少有人会像澳裔英国作家苏茜·米勒那样,对律师的生存状态有着如此深刻的领悟。在小说《初步举证》的开篇,她以一长串具体而翔实的语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精英律师的群像:“那些经过严格训练的优秀男律师,个个胸有成竹、肌肉紧绷,身着价值不菲却低调的灰色或深蓝色名牌西服,搭配经典的白色衬衫和黑色长袍。那些叱咤律坛的女律师则展现出不同的风貌,她们洒脱自如,将挎包从一侧肩膀斜挎至另一侧臀部,这反而为她们在法庭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女律师都出身不凡,有着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除此之外,她们还拥有一个粉色公文包。包身质地柔软,面料厚实,上面绣着用规范字体手工缝制的包主人的姓名首字母,内衬则是法院批准的条纹棉布。曾经,它是荣誉的象征,是发给有贡献的初级律师的奖励。但到了如今,它已经彻底沦为精英阶层的象征,“由父亲传给儿子再传给孙子”。这意味着,精英律师并不需要勤奋好学,只需要将深入理解法律条文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

  毕竟,她们从来不必耗费太多精力去改变命运。命运的剧本早在她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写好。至于律师这个职业,与其说是“一个为正义拼搏的竞技场”,倒不如说是世代相传的家族企业。有了这样的铺垫,似乎不难理解为何出身优越的律师往往远离刑事案件,更倾向于处理不太棘手的经济案件,而将纷繁复杂的罪案留给其他同行。“她们更乐于寻求刺激,而非致力于为身处社会底层的客户提供法律权益的保障”。

  相比之下,来自工人家庭的泰莎·恩斯勒就不那么幸运了。她的母亲是保洁员,舅舅是出租车司机。她在剑桥大学完成学业,常常回想起自己初进校门时的情形。当她穿着套头衫、牛仔裤和运动鞋,忐忑不安地出现在讲堂门口的时候,她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讲堂里坐着200名学生,全都出身名门,踌躇满志,衣着光鲜。她天真地以为自己很快就能融入其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其实,她根本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我像猎鹰一样快速捕捉到门口有一群西装革履的人在徘徊。我的心不由自主地一颤,一种恐惧感充斥着我的内心——我可能真的如他们所说是侥幸混进来的。”

  毕业后,泰莎成了一名刑事辩护律师。这份工作要求她必须时刻站在案件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听他们描述事件经过后,将这一经过以最符合当事人利益的方式呈现给法庭”。即便如此,她仍然受到了太多质疑,其中甚至包括她的母亲。母亲常常责备泰莎为何会为犯罪嫌疑人辩护,并将她的所有努力(比如她考上剑桥大学)统统归咎于“幸运”。泰莎很清楚,她很难说服母亲放弃成见,接受现实,就像她永远也无法改变人们对辩护律师的偏见。

  到了这里,回家似乎就成了法庭辩论之外的另一种表演。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幕:泰莎装作开心的样子,穿上母亲为她挑选的亮粉色衬衫,“认真地将下摆塞进西裤里”,然后用高八度的声音告诉母亲这才是律师正确的着装方式,哪怕她明知道这件衬衫的面料是百分之百的聚酯纤维。而在通常情况下,精英律师的穿衣诀窍在于,“既要尽可能朴素低调,又要尽可能选择高档品牌”。

  泰莎并不需要丝质衬衫和粉色公文包,更不指望借助任何保护伞,来完成自己的职业律师之路。相比名誉,她更愿意追求法律的公正。她相信,法律是用来保护所有人的,原告也好,被告也罢,都享有正当的程序权。但她没有料到的是,她执著追求的正义恰恰是最难实现的。小说的后半部分有一次旷日持久的审判。此时的泰莎不再是辩护律师,反而以性侵案受害者的身份出现在法庭上,完成了她整个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角色转换。她终于明白,自己就算穿上了价值不菲的服装,仍然无法改变低微的出身。这个由男性主导的法庭,并不存在真正的公平。就像奥威尔的那句名言,“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