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时雨
“五一”假期落幕,衢州文旅交出亮眼答卷:全域接待游客147.5万人次,同比增长25.6%,增速全省第二;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其中过夜游客达95.9万人次。
当新业态、新场景如繁花绽放古城内外,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以“穿越”为笔,在文旅融合的画卷上勾勒出独特的文化肌理。
衢州古城的“宋韵穿越”堪称教科书式演绎——身着襦裙褙子踏入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在完成“解锁文化密码”的趣味任务时,不知不觉成为千年宋韵的“画中人”;衢江区盈川的初唐风华录里,杨炯纪念馆的诗韵与悬萝瀑布的烟岚交织成“盈川新八景”,让游客沿着初唐县令的足迹重走山水诗路;开化县根宫佛国以根雕艺术为骨、AI科技为翼,将《封神演义》的神话世界转化为可触摸的沉浸式剧本游戏;龙游县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内,“80年代父母爱情”项目体验与当下的烟火气息形成温暖的时代回响……
近年来,“穿越”主题在文旅领域愈发火热,各地纷纷打造相关项目。陕西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让游客仿若穿越回唐朝,体验大唐盛世的繁华;河南洛阳依托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培育汉服全产业链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游客身着汉服穿梭于洛邑古城等景点,沉浸式感受盛唐市井生活。这些成功案例表明,“穿越之旅”迎合了当下消费者对个性化、体验式旅游的追求,通过营造特定历史文化场景,让游客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从而提升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对衢州而言,“穿越”式文旅热潮的兴起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如衢州古城所承载的南孔文化,通过宋韵体验活动得以生动展现,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这一文化瑰宝;另一方面,能够推动文旅产业的升级发展,带动旅游消费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五一”期间衢州市重点文旅市集总销售额达 1180.1 万元,重点“百县千碗”旗舰店、体验店等美食经济销售总额达807.16万元。此外,还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延续“穿越”式文旅的热度,让文旅体验从“到此一游”升华为“情感共鸣”,衢州还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深度探寻衢州历史文化的独特之处,打造更具特色、不可复制的文旅项目,如深入挖掘衢州的书院文化、儒商文化等,融入到文旅体验中;二是加强科技与文旅融合,利用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打造更加沉浸式的体验场景,并让游客更深入地参与其中;三是注重品牌建设与推广,通过社交媒体、影视作品、文旅活动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宣传衢州古城文旅品牌,吸引更多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游客;四是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比如继续优化景区的交通引导、餐饮服务等。
在文旅产业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衢州的假日“文旅热”也揭示了一个规律:真正的吸引力不在奇观堆砌,而在文化深度的开掘。当游客能在糖画技艺中触摸匠人精神,在AI对弈里感受智慧传承,在怀旧街巷中找回城市乡愁,文旅经济就完成了从眼球经济到心灵经济的质变。这种以文化为底色的创新,或许正是破解“千城一面”困局的密钥,让每个城市都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