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将体重管理进行到底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5-10 09:09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将体重管理进行到底

□ 杨 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其危害不仅仅会影响外在形象,更与多种慢性病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科学研究表明,肥胖与至少21种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包括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以及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等。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6~17岁儿童青少年分别为11.1%和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有研究预测,如该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70.5%和31.8%。

尽管目前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自己的体重问题,但具体应该如何正确管理体重仍一知半解!提到减重,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饥饿,很多想减重的人都是先狠狠地饿着自己,然后到某一个节点或者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最终放弃“饥饿”,“复吃”之后的体重增长更让人绝望。也有很多人“不惧饥饿”,采取各种手段节食,结果体重下来了,肌肉和力量也下来了,免疫力也下来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减重指的“减脂肪”,如何做到“减脂增肌”就需要科学的体重管理,建议从以下几点做起:

正确评估和监测体重

目前,诊断肥胖最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其计算公式是体重(kg)/身高(m)2。根据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BMI评判标准,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为18.5kg/m2≤BMI<24.0kg/m2,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24.0kg/m2≤BMI<28.0kg/m2为超重,BMI≥28.0kg/m2为肥胖。除此之外,有的人肚子大,四肢细,脂肪在腹部蓄积过多称为中心型肥胖,这种情况要关注腰围和腰臀比(WHR)两个指标。腰围是反映内脏脂肪堆积的重要指标,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即可诊断为中心型肥胖。腰臀比能更好地反映脂肪分布情况,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5,即可诊断为中心型肥胖。此外,还可以借助人体成分分析仪来评估脂肪的含量和分布情况。掌握了这几个指标,您可评估自己的体重是否正常、体型是否匀称,如有需要,再进行进一步体重管理。

制订个体化的体重管理的目标

对于超重或轻度肥胖者(24.0kg/m2≤BMI<32.5kg/m2),建议初始时设立每周减轻体重约0.5~1kg的目标,每月减轻2~4kg,6个月内减轻当前体重的5%~15%并维持。对于中、重度肥胖者(BMI≥32.5kg/m2),建议设立周、月目标,定期评估,按减轻现体重的5%、10%、15%划分阶段性减重目标,周期为3至6个月。当然,我们进行体重管理的目标不是单纯减重,而是达到健康体重。对于BMI<18.5kg/m2的体重过低人群,要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制订个体化的饮食计划,争取将体重调整至正常范围,并以增肌为主要目标进行抗阻运动。

体重管理从管住嘴开始

总原则是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不食油炸食物、肥肉、含糖饮料等食物;其次是适当减少主食量,优化主食结构,目前我国居民,尤其是年轻人,主粮大多以精细粮为主,全谷物进食甚少,建议每日用粗杂粮代替1/3的精细粮;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尤其是新鲜蔬菜,蔬菜种类尽量丰富,水果每天150克,适量即可;充足优质蛋白的摄入,尽量选用脂肪含量低的肉类,如鱼虾类、去皮鸡瘦肉等;减重期间尽量选择低脂或脱脂奶;控制食盐每日不超过5克,如合并高血压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3克。

调整进食习惯。首先要合理安排餐次,重视早餐,不漏餐,晚餐勿过晚进食。进餐后适当活动,不要立刻休息和睡觉。改变进餐顺序,以先蔬菜、再肉类、最后主食的顺序进餐,以减少总能量摄入。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30次。

规律休息,保证每天7小时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代谢,提高机体抵抗力,并将午睡时长控制在1小时以内。

减少能量摄入的同时要增加能量消耗才能达到减重的效果。运动能使人体成分中瘦体质增加,使身体结实、健美。合理安排适合个体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

最后,咨询专业的医生和营养师,制定适合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方案,达到更好的减重效果。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