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黑盒作者@水月_于05月03日发布,转载请标明出处!】
一颗来自半个世纪前的 “太空访客” 正悄然逼近地球。
1972 年由苏联发射的 “宇宙 482 号”(Kosmos 482)探测器着陆舱,因当年发射故障滞留地球轨道长达 53 年,预计将于5 月 10 日前后以失控姿态重返大气层,其具体坠落地点目前仍无法精准预测。
金星任务受挫,沦为地球 “漂流者”
作为长期在轨的冷战时期废弃卫星,Kosmos 482 是苏联早期行星探测失败案例之一。
这颗探测器本是苏联 “金星计划” 的一部分,1972 年 3 月由联盟火箭发射,原计划穿越金星极端大气并实现软着陆。然而火箭上级助推器突发故障,未能提供脱离地球引力的足够速度,导致探测器最终被困在一个近地点 200 公里、远地点近万公里的椭圆形轨道上。
数据显示,“宇宙 482 号” 着陆舱重约 495 公斤,自 1981 年主体部分率先坠毁后,剩余着陆舱在轨道中 “独守” 至今。
此后数十年,它像一艘 “太空幽灵船”,凭借残余动能在地球周边缓慢 “漂流”,轨道因大气微弱阻力逐渐衰减,直至近年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空间专家马尔科・朗布鲁克通过望远镜观测重新发现。
根据最新推算,宇宙 482 号实际重返时间可能在 5 月 10 日前后几天。
关键时间线:
1972 年 3 月 31 日:发射失败,航天器分裂。
1972 年 4 月 3 日:首批碎片坠落新西兰。
1981 年 5 月 5 日:主总线轨道衰变。
2025 年 5 月 9-10 日:剩余碎片(着陆舱及发动机单元)预计重返地球。
特殊设计或助其 “完整归来”
作为为金星恶劣环境打造的着陆器,“宇宙 482 号” 采用了高强度热防护材料,可承受超 400℃高温、300G 加速度和 100 个大气压压力,预计重返时保持完整。
朗布鲁克指出,这种 “抗金星级” 设计使其极有可能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保持结构完整,最终以约 240 公里 / 小时的速度撞击地面。他在博客中强调:“尽管类似事件风险概率极低,约等同于陨石撞击,但由于其轨道倾角为 52 度,理论上可能坠落于南北纬 52 度之间的任何区域 —— 覆盖全球约 85% 的陆地和海洋,包括欧美、亚洲中南部及整个非洲。” 不过他也提到,考虑到地球表面 70% 为海洋,最终坠入大洋的可能性更高。
荷兰卫星追踪器拉尔夫・范德堡获得的图像显示太空舱在地球轨道,可能处于翻滚状态,一侧疑似有打开的降落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