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植入中学课堂?松山湖进行了一场AI与教育的深度对话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30 17:06
注册公司服务中心 - 财务

“如何理解技术、应用技术、超越技术,是AI时代每位教师都应当深思与探讨的。”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表示。

4月29日,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举办第二届课堂节开放日,来自全国的优秀教育者齐聚松山湖,以“‘育’见AI,问学未来”为主题,开启了一场AI与教育的深度对话——AI如何赋能教学?课堂如何因技术焕活?教师又该如何与智能体协同共创?

本届开放日,学校承办了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2025年春季学期省级教研活动。

来自全省的“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肇庆东莞组的成员相聚一堂。肇庆市鼎湖区吴大猷学校、肇庆市怀集县第一中学、东莞市石龙镇爱联学校、东莞市厚街圣贤学校的骨干教师团队现场分享数智技术辅助教学评价一致性的实践经验,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专家及项目组导师共议运用数字化评价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

学校同步开展学科教研工作坊活动。告别传统的评课形式,学校各学科一线教师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若干子议题,引入“鱼缸讨论”“世界咖啡”等创新形式,与来访交流的教育专家、学科名师一同深度研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的新路径。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而课堂正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把课堂抓好,让孩子在学校不仅学得开心,更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为此学校特别启动了课堂节系列活动,将于课堂相关的教师培训、教师比赛、教育课题研究等融合,形成了一个系列化活动。”松山湖未来学校副校长刘翥远介绍。

与日前举办的更加多元、开放、丰富的创造节相比,未来学校的课堂节更聚焦国家课程要求、学科要求,从人的发展与学校的育人目标出发,探索如何运用更加专业的方法提升课堂效率效果。

CSMS智慧课堂观察平台正是利用数智技术支持课堂教育的形式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教室的录播装置,将课堂全程录制并上传平台进行分析。CSMS就像一个‘翻译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将课程标准中的一些抽象的要求,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从而进一步赋能课堂升级与教师成长。”刘翥远介绍,目前该系统在松山湖未来学校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本届开放日也全景呈现了AI在中学课堂的落地与实践。初高中分学段还展示特色课程与国家课程。从DeepSeek大模型到学校自主开发的问学云平台,学校通过智慧纸笔、平板电脑、智能录课系统、智慧教学平台等实时互动,打造学校“问学·未来”课堂的教学新范式。

开放日中,学校特别推出《弹指间的永恒——许嵩音乐里的深情与坚守》《未来跳绳者:AI实时反馈训练系统》《未来规划师:红树林“值”多少?》等特色课程,与教育同仁分享交流。两年来,学校构建实施“融创•未来”课程体系,开设“学科+”特色课程、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课程,力求让学生在深度学习和动手实践中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协作能力。

撰文:刘慧茹 陈启亮

【作者】 刘慧茹;陈启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拓荒牛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