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地安门街头:皇城破败不堪,骆驼队却藏着秘密?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24 12:01
软件著作权服务中心-企业CBD - 服务中心

一百多年前,北京地安门附近的街道啥样?一张张老照片带你回到1909年,法国人阿尔弗雷德拍下的画面,活生生展现了那时候的市井生活。皇城根儿下,热闹又破败的景象,让人看了心里五味杂陈。

地安门内的大街宽得像个大广场。一半路在修,尘土飞扬,另一半路上跑着人力车,行人来来往往,还有骑马的晃悠。街边一个警察背着长枪,慢悠悠巡逻,像在看守这片老城的最后一份体面。

往地安门方向走,路边有个马车社。成排的马车整整齐齐停着,等着拉客。右边是皇城的高墙,墙头上荒草晃荡,风一吹,像在诉说啥秘密。这景象让人觉得,日子好像过得不太顺。

地安门就在北京中轴线上,皇城的四大门之一。门前人头攒动,有卖菜的、拉车的,还有闲逛的,啥人都有。1954年为了修路,这座门被拆了,现在只能在照片里找找当年的影子。

出了地安门往西,街面就没那么气派了。土路坑坑洼洼,路边民居的墙皮掉得差不多了,露出青砖,风吹日晒的,看着怪心酸。红色的宫墙还在,可外头的日子,像是被风霜打磨得没啥光彩。

皇城根儿附近,总少不了大宅门。门口立着八字墙,气派得很。两个富家少爷站在门口聊天,眼睛却盯着路过的骆驼队。那骆驼背着货,慢吞吞走着,扬起一路灰尘。

骆驼队路过一座老房子,房顶上长满了草,墙都塌了一半。这样的破房子就在皇城边上,咋看咋觉得不对劲。曾经的辉煌,像是被时间一点点啃掉了。

还有座祠堂,叫褒忠祠,1805年嘉庆皇帝为了纪念一个大臣建的。早年皇帝派人来祭拜,热闹得很。后来王朝不行了,这地方也就荒了。墙上的雕花还在,像是唯一能证明它曾经风光的东西。

西街上还有另一座祠堂,叫贤良祠,1730年雍正皇帝建的,比褒忠祠还老。门口有影壁,门厅的花纹也精致,保存得还算完整。站在这儿,好像能听见几百年前的热闹。

地安门外头更热闹。街两边商铺挤得满满的,招牌晃眼。天兴号绸缎庄门口停着一辆马车,马拴在路边,远处还有个货郎挑着担子慢悠悠走。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像是能闻到街上的饭香。

因为靠近皇城,这条街还有警亭。警察穿着大盖帽和军大衣,站得笔直,透着点洋气。那时候,北京已经开始跟国际接轨,警察的打扮也变了样。

再往北走,就到了万宁桥。这桥1292年就有了,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后一站。桥下的通惠河,船来船往,热闹得像个大集市。桥上人来人往,谁也不知道,这地方后来会变成啥样。

站在桥上,远远能看见鼓楼。冬天树叶落光,枝条干巴巴的,衬着高大的鼓楼,显得有点冷清。阿尔弗雷德拍下这幕,像是想告诉后人,那时候的北京,既热闹又带着点落寞。

现在轮到你了。看完这些照片,你觉得那时候的生活是啥滋味?是比现在更苦,还是有啥咱们今天学不来的韧劲?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拓荒牛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