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北京街头照,揭秘100年前生活,百姓日子过得咋样?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24 11:02
中关村国际人才会客厅 - 运营部

照片里,有个满洲女子站在渡口,等着上船。河边风大,她裹紧了衣服,眼神里透着点赶路的急切。那时候,船是普通人出行的主力,哪像现在,地铁公交随便挑。渡口人不多,稀稀拉拉的,说明那会儿北京还没那么热闹。

再看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路边房子简简单单,土墙灰瓦,没啥装饰。路上尘土飞扬,走几步鞋就脏了。照片里还有个乞丐,衣服破得不成样,低着头到处找吃的。那年代,穷人真不容易,为了填饱肚子,只能靠别人施舍。幸好现在日子好过了,街上那些“假乞丐”也就是为了博眼球。

北京鼓楼,照片里它稳稳当当立在街头。那可是老北京的地标!鼓楼下,土路坑坑洼洼,马车和黄包车吱吱呀呀地跑。想出趟门?没点力气可不行。有人算过,那时候从城东到城西,走路得两小时,骑驴也得一小时。交通这么不便,普通人出门都得攒足精神。

街上店铺倒是不少,卖啥的都有。文房四宝、特色点心,样样齐全。店老板笑眯眯地招呼客人,尤其是那些有钱人,出手大方,买东西眼睛都不眨。照片里有个胖子,穿着绸缎衣服,手里提着刚买的点心,估计正盘算着回家怎么吃。做生意的人,最会看人下菜,专挑有钱的主儿赚。

说到结婚,照片里还有新娘坐轿子的画面。花轿红彤彤,周围人敲锣打鼓,好不热闹。那时候,结婚讲究排场,轿子抬得越高,新娘越有面子。可惜,礼仪再隆重,男人照样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在家守规矩,男人却在外花天酒地,想想也挺不公平。

城门口的照片,特别有味道。远远看去,高高的城门像个大管家,守着进城的路。农民赶着驴车,车上装满粮食蔬菜,颠簸着往城里送。他们累得满头汗,就为了换点钱养家糊口。这场景,跟现在菜市场门口的货车司机赶早市,是不是有点像?生活不容易,哪朝哪代都一样。

还有张照片,拍的是贞节牌坊。这种牌坊,是给守寡的女人立的,夸她们忠贞不二。有的牌坊是亲戚掏钱建的,有的甚至是皇帝赏的,气派得很。照片里,牌坊下站着几个老太太,低头念叨着啥,估计在感慨命苦。那年代,女人得守“三从四德”,丈夫死了就得守一辈子,日子过得憋屈。现在想想,幸亏时代变了,女人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些照片,不光是老北京的模样,还藏着那个年代的酸甜苦辣。泰格诺尔这法国人,咔嚓咔嚓按下快门,留下的不只是影像,还有历史。专家说,这批照片大概拍于19世纪末,总共几十张,每张都值老鼻子钱了。现在巴黎博物馆正忙着整理,想拿出来展览,让更多人看看清朝的真面目。

这批照片,还让咱看到中国的变迁。清朝时,北京的路是土路,交通靠腿;现在,高铁飞机随便挑,手机一点外卖就到家。过去女人守牌坊,现在女性当老板、做科学家,活得风生水起。中国这100多年,变化翻天覆地,咱得为这进步点个大大的赞。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