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牺牲品:巴基斯坦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4-06-02 22:28
企业数字化(企业CBD) - 网络运营

巴基斯坦是我国官方盖章认证的全天候铁杆朋友,当我们在国际上有什么事的时候,巴基斯坦总是首先跳出来为我们出头;投桃报李,这么多年来我们也从未停止过对于巴基斯坦的支持与帮助。

巴基斯坦在立国之初,并不是亲华的,那为什么现在巴基斯坦与我们这么铁?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巴基斯坦总是成为西方的牺牲品,过去如此,未来还会这样吗?

印巴分治:让两个国家陷入混乱

要说英国是世界的“搅屎棍”,这话虽然说得难听,但也确实是一句实话。因为当初的日不落帝国在从全球殖民地撤离时,干了不少缺德事,搅乱了当地的政治经济局势,印巴分治就是其中一件。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来是一个国家,即莫卧儿帝国,1857年,莫卧儿帝国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了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英国面对汹涌的殖民地独立浪潮,英国在离开印度之前,留下了一个《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独立建国。

莫卧儿帝国

将一个国家分成两个,英国还怕不够乱,英国还准备另外一个搅乱这个地区的方案。因为在宗教信仰方面,印度是以印度教为主的,而巴基斯坦则是以穆斯林为主的,但在英属印度还有一些地区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穆斯林,对于这些地区,英国让他们“自愿”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

这个“自愿”就很“妙”了,毕竟谁也说不好到底怎么样才是自愿,例如克什米尔地区,其主要人口是穆斯林,但地区首脑则是印度教徒,于是这个首脑就第一时间宣布加入印度,并引发了社会的激烈反弹,还导致了印巴在分别建国后,就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尽管之后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印巴停火,但从此之后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长期对峙、冲突不断,直到今天问题也没有解决。

印巴战争

而后新中国建立,对于中国这个“新成立”的国家,巴基斯坦似乎抱有一种同理心,在1950年1月就承认了新中国,并在联大上主张中国本来就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

但尽管中国和巴基斯坦在1951年就建立了外交关系,其实在1957-1960年这段时间内,中巴的关系并不怎么融洽。这段时间,美国支持亲西方的阿尤布上台,巴基斯坦倒向美国,加入反苏反共的阵营,并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台湾问题上一直追随西方,导致中巴关系恶劣。

但由于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本身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就不同,巴基斯坦在发现自己总是被“牺牲”的那一方之后,倒向中国也就成了他们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内容图片

西方的牺牲品:倒向中国的巴基斯坦

当时在国际上印度奉行的是不结盟的中立政策,而巴基斯坦为了对抗印度,则投入了西方阵营。但在投入西方之后,虽然巴基斯坦在经济上获得了美国的援助,但在巴基斯坦更为关心的国家安全领域上,美国完全没有将巴基斯坦放在眼里。

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美国支持印度;在军事援助上,美国还是支持印度,当时的肯尼迪政府试图通过援助印度来打造“民主”的模板,毕竟巴基斯坦地缘政治地位和国力,显然是无法与印度相提并论的,在两国之间,美国显然更“看好”印度。

更糟糕的是,因为巴基斯坦倒向美国,导致苏联也想拉拢印度,并公开支持克什米尔地区属于印度。毫无疑问,印巴冲突当中,巴基斯坦就是被西方牺牲的那一个,因而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巴基斯坦显然是要另谋出路了。

内容图片

恰逢此时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印度精锐,让印度举国震动,连首都都开始修建工事,全国上下惶惶不可终日。巴基斯坦转头发现原来在克什米尔地区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的印度军队如此“不堪一击”,就决定调整外交政策,积极向中国靠拢。

1961年,巴基斯坦在联大上改变态度,改为支持中国恢复安理会合法席位,向中国示好;1962年,中巴就边境问题达成协议;1964年,中巴领导人互相访问,两国关系迅速升温。

而这其中,也有美国的一份助力:在中印冲突期间,美国不仅加大了对印度的军事援助,还要求巴基斯坦保证印巴边界的安全,这无疑是将巴基斯坦当成了牺牲品,用以保护印度的利益。加上美国在克什米尔地区压制巴基斯坦的诉求,实际上,美国根本是在将巴基斯坦推向中国。

内容图片

而这一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巴基斯坦的命运。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占优势的是巴基斯坦,而印度为了扭转局势,则对巴基斯坦本土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巴基斯坦节节败退,退到了亚克尔运河时,无路可退,只得向中国紧急求援。

中国投桃报李,在这次印巴战争中,中国对巴基斯坦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援助,还将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国家安全相联系,严正谴责印度。但这些措施实际上并没有改变印巴战场的态势,印度不听,继续对巴基斯坦发动猛烈攻击,巴基斯坦危在旦夕。

于是中国对印度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印度在三天内拆除中锡边界上印军的入侵工事,“停止一切入侵活动并保证不再骚扰。”这份通牒明确指出了中国支持巴基斯坦反侵略的正义斗争,同时中国军队也已兵临中印边境,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看印度听不听。

内容图片

收到照会的印度飞快地认了怂,拆除了中锡边界的工事,还在印巴战场上停了火。因为印度知道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战斗力远非自己能及。

如果说让美国踢到铁板的志愿军还不能让印度认清解放军的战斗力,那么对印自卫反击战还是给印度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而印度面对中国的“威胁”,只能停火。

这是中国第一次挽救巴基斯坦,但这并不是最后一次,因为印巴的地位对比放在那里,这注定了巴基斯坦不会是最后一次成为西方的牺牲品。

内容图片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

世界的孤儿:成为中国的巴铁

克什米尔问题一天不解决,印巴冲突的隐患就会一直存在。在第二次印巴战争后不久,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这一次,印度进行了十分充分的准备,想一举拿下巴基斯坦。

首先,印度拉拢了苏联,采购了大批先进的苏联飞机;其次,印度又借着与苏联的关系,与美国谈条件,为了避免印度彻底投向苏联,美国抛弃了他“亚洲最好的朋友”巴基斯坦,扣押了应该交付给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再一次让巴基斯坦成为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借着这个优势,印度消灭了巴基斯坦的大部分飞机,取得了制空权,妄图吞并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则沦为“世界的孤儿”,就像其政府高官对总统说的,他们已经被世界抛弃。但其实并没有,因为中国再一次站在了巴基斯坦这边。

内容图片

中国在关键时刻抽调大量现役装备给巴基斯坦,补充其损失,让巴基斯坦逐渐扭转了战争事态。同时,解放军克服重重困难,出现在中印巴边境,再次“兵临城下”,威胁印度。

最终,战争以东巴基斯坦独立称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一分为二结束,但印度最终没有能实现吞并巴基斯坦的野心,也可以说是因为中国的挽救。因而巴基斯坦成为了中国的巴铁,坚定地奉行对华友好的政策。因为巴基斯坦知道,在关键时刻不会牺牲巴基斯坦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

巴基斯坦的地位没有印度重要,西方国家总是更看好印度、认为印度是可以与中国相争的国家,自然会在印巴的冲突中更加支持印度,在关键时刻,巴基斯坦就会成为那个牺牲品,而中国却不会如此。

内容图片

中国在国际政治和军事上,都给了巴基斯坦有力的帮助。例如,我们帮助巴基斯坦制造了“枭龙”;例如印度一直想将巴基斯坦境内的一个武装列入联合国恐怖组织名单,但我们不同意;

例如巴基斯坦出现财政困难,想向IMF借钱美国不同意时,我们表态会对巴方的债务进行妥善安排;再例如,当印巴局势紧张时,中国便会在阿克赛钦或藏南施压,以缓解巴基斯坦的压力。

当然,很显然这一切都是我们对于巴基斯坦支持我们的回报。作为中国的巴铁——尽管巴基斯坦也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它确实给了我们许多帮助。

内容图片

且不说江湖传闻当年巴基斯坦连美国的F-16都给我们看了,就说西方常年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我国军用的紧缺技术和装备的来源几乎都是巴基斯坦,这一“帮助”对我们就十分受用了。而且,巴基斯坦在关键时刻总是首先跳出来支持我们。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公开提议要求制裁中国,并以经济军事援助拉拢巴基斯坦,希望巴基斯坦支持制裁中国。但巴基斯坦依旧是第一个高调反对的国家,并称这是“毫无理由地干涉国家主权”,还因此遭到了美国疯狂的全面制裁。

内容图片

巴基斯坦硬是顶着受制裁的压力,联合古巴,拉拢了48个不结盟国家,提出了反对干涉中国内政的议案,这显然对于我国是一种莫大的支持,而我们所能够回报给巴基斯坦的,便是让其不再成为西方的牺牲品。

选对了朋友,才不会被牺牲

巴基斯坦曾经选择西方,但却因为战略位置不够重要,而数次沦落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尤其是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利用东巴和西巴的长期矛盾,肢解巴基斯坦,但对于这种严重影响南亚战略平衡的重大事件,美国仅仅派出了一艘航母,而且只是到周边海域逛了一圈,就打道回府了,这简直是公然出卖巴基斯坦的利益。

这一次肢解,让巴基斯坦彻底丢掉了一小半国土和一半的人口,令巴基斯坦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威胁,也让巴基斯坦认清了不管是依靠西方国家中的哪一个,都只会令自己成为随时被抛弃的牺牲品。

内容图片

而巴基斯坦会不会再次成为西方的牺牲品,则完全取决于他选择站在了哪一边。毫无疑问的是,在当今世界巴基斯坦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依靠,不会用出卖它去换取利益,只要它选择对了方向,那么也就不会再次沦为西方的牺牲品,不是吗?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