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主要是交流、交易、交付、交割、交换。
但是,作为一些快消大企业,其实早就有自己的完善体系。只是,传统快消企业,是基于沟通难以对称的现实情况,而作了非对称式的交流、交易、交付与交割。
如自己的调研体系、检查体系、渠道体系、消费者沟通方案,等等,有些是自说自话,有些是自以为是——主观上虽然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但事实上却仍是以自我为中心。
传统的调研体系是单向的、封闭的、从上到下的,甚至是形同虚设的,生产的产品也不惧消费者不认同的或者反馈差。
而现在,产品开发都必须是双向的、无边界的、网状的,必须是真正基于消费者需求的。这些需要消费品企业做出针对性反映、改变,甚至否定原来的自己!
01
传统快消企业,船大难掉头
新快消时代的营销改革,对大企业来说,确实是船大难掉头。
原来的体系,从内部打破很难,各种成本都很高,特别是惯性成本。企业的惯性思维、固化的流程,要改起来,不少得脱胎换骨,从而会受到来自既得利益者或者利益集团的阻力。因为人的思维改变起来很难。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换人,很难换思想,很难将原来固若金汤的体系革命掉。
同时,他们觉得自己成功过,那些新东西,极有可能是换汤不换药,或者看似新鲜但其实内在本质并没改变,或者新的模式并没得到成功的验证,还是守住本真重要。
所以,不少成功过的大企业,总是说,要看本质。
其实,随着营销环境、条件、要素、背景的改变,快消品企业在营销环节的改变是不可避免。
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际沟通的方式方法,带来了人际沟通工具的革命。企业管理即是沟通,信息技术的进步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人们的固有思维。所以,快消品企业就应有战略前瞻性研究能力,提前发现,尽早准备,从而实现持续引领。
02
移动互联风口,对小企业来讲也并不一定是机会
移动互联时代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行业领军人物下半场,或者甚至将要转场到数据时代、AI时代、量子时代了。移动时代的灰度发展、混沌空间已经慢慢清晰,我们已经能够做些总结了。
其实,回过头来看,移动互联除开前期的流量红利之外,可能对消费品企业而言,不少只是诱惑。共享、跨界、小众、定制、降维、O2O、IP等等,对消费品行业来讲,并没有如此去改变甚至颠覆行业。
如上所述,虽然可能是机会,但也可能真不是机会,因为你可能看到表面的改变,但其实本质仍未变。
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流量,就是消费者或目标用户。
如场景,也就是消费习惯或行为。其实,更深一点讲,就是4p的place。
如IP,不就是原来的品牌中的意见领袖嘛。
如现在的软件工具,也多是原来所提到的信息流,只是“移动化”了而已。
如粉丝,就是原来的铁杆用户而已。
……
所以,移动互联给快消品企业带来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交流方式的改变引起的。同时,交易上由于移动支付,所以交易更易达成。
而这些,内在本质虽然没抓住,但由于移动互联网确实有一些红利,这些红利,促进了部分企业的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是,绝大部分,只是体验了一下移动互联对经营良性增长的一面,而并不能彻底改变,或者让奇迹发生。
免责提示:文章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